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纪沉积相及其时空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由于受沉积物补给、海平面升降和碳酸盐建隆作用的控制,各时期在沉积环境上表现了各自的特点,经历了由盆地→陆棚→斜坡→台地边缘浅滩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2.
安徽南部下扬子地区寒武系露头层序地层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安徽下杨子地区寒武纪可识别出两个Ⅰ类层序及三个Ⅱ类层序,早寒武世的三个Ⅱ类层序由于同沉积断裂影响陆架边缘体系域不甚发育;中、晚寒武世的两个Ⅰ类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构成。由沉积体系域演化作出的海平面变化曲线不同于Vail的寒武纪全球海平面变化Ⅱ级旋回,表明了皖南下扬子海盆的海平面升降受扬子板块、华夏板块的影响远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23.
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   总被引:70,自引:10,他引:70  
陆林 《地理科学》1995,15(1):88-95
  相似文献   
124.
皖南浙西分布着一条硅质岩带,时代为晚震旦世的皮园村组及早寒武世的荷塘组.这套硅岩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硅岩的岩石学、环境类型、物质来源,近年来关于硅岩带作为金矿源层及金矿直接产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区硅岩的地球化学、环境与物源的探讨都揭示了其作为热水成因的特点.笔者在积累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金矿源及其在附近寻找接触热液型的金矿床的可能性.本区硅岩作为矿源层或矿层,属于层控型,由当时海底热液喷流成岩作用和地下水热液成矿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阐述了皖南古村落的形成条件,文化价值和皖南古村落保护面临的状况和形势,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新时期皖南古村落遗产保护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26.
皖南东至查册桥金矿岩浆岩锆石U Pb年龄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东至县查册桥金矿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上新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床,包括多个矿段(点)。矿体受NNE向、NE向及近EW向断裂控制。矿化类型以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化为主。其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区内岩浆岩主要有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及英安玢岩。本文通过对区内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确定了区内岩体成岩时间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之间,花岗闪长斑岩在143~148Ma侵位,花岗闪长岩侵位年龄为145Ma,闪长玢岩略晚(142Ma),金多金属矿化稍晚,且持续时间较长。矿区岩浆岩中均发育大量继承锆石,反映有大量成岩物质来源于古老地壳基底,与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壳幔同熔型)对应,并与所处的江南过渡带的大地构造位置(江南过渡带)及地质构造发展历史有关。(2522±72Ma)古老的继承锆石年龄,指示本区存在太古代基底物质;较为广泛的新元古代600~1000Ma继承锆石年龄数据,反映了江南过渡带晋宁期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造山过程所形成的物质再循环到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成矿过程中去。查册桥金矿成矿作用与岩浆期后大规模热液蚀变相联系,并在持续的岩浆活动和热液作用下富集和成矿。综合成矿地质背景、成岩成矿年代学,可以认为,查册桥金矿是一个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7.
皖南地区若干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古物化石为依据,提出该区是由钙碱性火山岩(Pt3-Pz1)、复理石浊积岩(Pz1)、扬子大陆板块前震旦纪基底和构造混杂岩等4个构造-岩石单位组成的一个弧-陆碰撞造山带。其剖面结构是一系列叠瓦状或双冲式推覆体;讨论了这个造山带中几个岩体的侵位机制问题,并指出对其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约为4000万年。  相似文献   
129.
皖南旅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主体功能县域旅游地乡村多功能研究框架及其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乡村多功能差异特征、影响因素、类型模式,并提出提升路径。结果发现:① 2006—2017年,不同功能结构在各类主体功能区差异明显,旅游休闲功能比重不断增长,农业生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比重不断下降。② 乡村多功能由重点开发区向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梯级递减且差距不断扩大,不同主体功能区乡村多功能扩散收敛和功能强度格局基本吻合。③ 重点开发区乡村多功能演化为城镇带动型,主要受城镇辐射、产业结构、人口集聚的影响;农产品主产区乡村多功能演化为农业现代型,主要受自然条件、政策调控、技术应用的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多功能演化为旅游发展型,主要受旅游发展、生态资源、市场需求的影响。④ 基于乡村多功能测度结果,识别7类极化发展型和4类主导发展型县域,并从主体功能区城乡融合角度建议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30.
本文论述了皖南山区的区位特点对国土开发的影响,国土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区国土整治的对策,内容包括社会开发,能源交通建设,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调整,以及横向经济联合与接触“效应”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