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757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春双阳地震台数字水管仪倾斜潮汐观测质量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双阳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2001~2006年倾斜潮汐观测资料作了质量评定,检定结果显示:观测资料连续,仪器观测状况稳定,年零漂、年变幅小,噪声水平低.  相似文献   
92.
93.
十三陵地震台gPhone重力仪的仪器性能与水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置于十三陵地震台的两台gPhone重力仪(109、118号)在2013-04~08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潮汐分析和提取重力残差处理。结果表明,gPhone重力仪监测到降水导致μGal量级的重力变化;gPhone重力仪获取的二阶重力残差变化与距离十三陵地震台15km的沙河地震台静水位变化之间存在4d左右延迟的正相关对应关系,显示了地下水位观测对重力观测解释的必要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连续重力观测网补充地下水位观测,提高连续重力观测的数据处理精度。  相似文献   
94.
为高精度识别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中干扰信号的时频响应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同步挤压变换的形变干扰数据分频时频分析方法.首先,选用合适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数对原始数据做多尺度分解和重构,提取出目标异常干扰分量信号;其次,基于分频策略采用高频分辨率较好的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处理高频干扰分量,采用低频分辨率较好的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处理中低频干扰分量,同步挤压变换可以在传统方法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挤压”瞬时频带,获得更高精度的时频谱结果.利用该方法处理分析2016—2020年西昌小庙台形变观测中受调零标定、人为进洞、道路施工交通、抽水、降雨、地震波等因素影响的典型干扰数据,得到各类形变观测手段在不同干扰因素下的时频响应特征,为准确识别干扰及异常特征提供时频谱特征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雷电滤波器     
本文叙述了两种雷电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6.
1 研究背景 已有研究表明,在中强及以上地震前,在震中距一定范围内分布的氡测点通常会出现氡异常,表明氡测项映震效果较好(廖丽霞,2008;孙凤霞等,2016).虽然诸多地震预报研究涉及水氡测项映震前兆机理分析及方法探索,但对于水氡动态变化异常分析及判断,尚缺少有效实例.因此,本文就2017年4月12日浙江临安MS 4.2地震前安徽香泉地震台水氡测值异常变化进行探讨,以期准确捕捉前兆异常信息,提升地震分析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7.
利用河南新密超化镇某矿区布设的密集临时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通过微震震源精确定位手段,实现强干扰背景下该地区某煤矿地下开采面的定位追踪试验研究。微震定位后,爆破点位置的水平精度为±70m,垂直精度为±500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密度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可较为准确地监测矿山地下开采面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矿产资源越界开采和小矿非法开采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同时,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地震台网的监测控制范围受爆炸源能量、地下开采面的深度、监测区背景噪声、监测仪器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可对今后矿区地震监测台网的合理布设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8.
回顾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走过的30年历程,面对长城脚下的世纪钟,我们将和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一同跨入新世纪。为了完成我国防震减灾任务的总目标,必须加强地震观测。地震观测是开展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基础。我国地震观测的历史开始于单台观测,后来发展为地方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台网联网和数字化地震台网。对于地震观测来说,地震速报和地震预报今后仍然是相当艰巨的任务。1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诞生(1966年4月)我国现代地震观测始于19世纪末。当时建立了20多处地震台站,其地震的观测方法大多是有人职守的单…  相似文献   
99.
数字化地震观测及技术系统建设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论述了数字地震台网的基本特点和优点,然后着重论述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台址的选择,拾振器,采集器,传输信道和无线数字传输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以及系统安装中的总体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100.
1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运行状况CDSN系原国家地震局通过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的途径,于1986年7月建成的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数字地震台网。该台网在经过1年多时间的试运行后,于1987年10月通过国家地震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联合组织的技术评审和验收,转入正式运行。1993~1997年中美双方对CDSN进行了二期技术改造。截止1998年底,该台网已连续运行近13年。CD-SN由北京(白家疃),兰州,恩施,昆明,琼中,上海(佘山),乌鲁木齐,海拉尔,牡丹江,拉萨,西安等11个数字地震台站和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