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344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760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16篇
自然地理   4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居民对环境退化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青藏高原的环境退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农牧民如何认识和响应环境退化,还缺乏实证研究.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法,对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典型村(位于河谷区的丹扎木村、中山区的克尔马村和山原区的日科村)的农牧民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的居民对环境退化具有不同的响应过程.河谷区通过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缓解了人口压力,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害和森林退化;中山区以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发展畜牧业来缓解人口压力,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环境退化:山原区的劳动力不能转移到二、三产业,只能通过增加牲畜数量来解决生计,牧民仅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草料不足的问题和雪灾等自然灾害.在大渡河上游,最脆弱的区域是中山区和山原区,而不是人口压力大的河谷区.②生计方式是影响居民响应人口压力和环境退化的关键因素.基于居民的生计方式来解释和解决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压力和环境退化问题,将是一个新的方向.③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居民改善生计.降低教育收费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92.
Much geological research has illustrated the transition of paleoenvironmental patterns during the Cenozoic from a planetary-wind-dominant type to a monsoon-dominant type, indicating the init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inland-type aridity. However, there is a dispute about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transition, especially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Plateau uplift and the Paratethys Sea retreat. Thirty numerical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land-sea distributions and Himalayan/Tibetan Plateau topography conditions are performed here to simulate the evolution of climate belts with emphasis on changes in the rain band, and these are compared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paleoenvironmental patterns during the Cenozoic recovered by geological record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the geologica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both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and the Paratethys Sea retre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onsoon-dominant environmental pattern.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s show the monsoon-dominant environmental pattern comes into being when the Himalayan/Tibetan Plateau reaches 1000–2000 m high and the Paratethys Sea retreats to the Turan Plate.  相似文献   
93.
94.
中草药防治鱼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medicine)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是中国医药的愧宝。它具有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且其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不仅有抗菌作用,还具免疫作用,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机体自身的抗菌防病能力。另外由于近年来,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养殖产量的提高及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养殖用水体日益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居高不下,这不仅威胁到水产养殖本身,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进一步开展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成为必然趋势。1体外…  相似文献   
95.
以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日粮饲喂,试验W1组饲喂冰鲜鱼,试验W2组饲喂畜禽内脏。12周后,取肠道内容物,利用16S rDNA技术研究投喂不同饲粮的乌鳢肠道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微生物多样性,分别获得W1组和W2组乌鳢肠道细菌有效序列51124和39298条。结果分析表明;W1组和W2组物种注释(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目分别为2631和4114条,分类地位明确的细菌种类分别隶属5个属和49个属,W1组和W2组乌鳢肠道细菌种类差异很大。W1组乌鳢肠道细菌的优势类群是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鲸蜡菌属(Cetobacterium);W2组乌鳢肠道细菌的优势类群是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Spartobacteria、甲基副球菌属(Methyloparacoccus)、杆菌属(Alsobacter)、Saccharibacteria、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W2组乌鳢肠道细菌香农指数高于W1组乌鳢肠道细菌,表明前者肠道细菌多样性大于后者。本实验揭示了畜禽内脏饲喂乌鳢肠道细菌的群落种类多样性、OTU丰富度和物种总数均高于冰鲜鱼饲喂乌鳢;W1组肠道有益菌OTU丰富度大于W2组,且W2组还存在一些潜在致病菌。本研究为乌鳢的健康养殖和后续肠道微生物资源的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一种用于海洋综合观测浮标的多种通信方式集成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优化海洋综合观测浮标的通信系统,设计了一种通信方式集成系统,将多种通信模块进行集成管理,并在每个数据发送周期进行通信信号检测,经过比较选择最优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该系统具有采集数据完整、数据冗余小、运行功耗低等优点,有效增强了浮标的通信能力,完善了原有通信系统的功能,并且后期还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功能,如浮标舱内环境监测和独立定位等,进一步增强浮标的安全性。该系统已经完成12个月的海上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功能达到预期,可满足海洋综合观测浮标对多种通信方式进行优化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高油酸花生小气候特征,于2020年在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内开展花生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设计5月6日、5月26日和6月15日3个播期,按垄作和平作两种方式种植。在5月6日播种的垄上、垄下和平作的花生田内安装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农田气温、相对湿度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农田温湿度与基准站气象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花生农田小气候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发育期,垄上和垄下气温均高于平作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白天的大于夜间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平均气温分别比平作的高0.5℃和0.9℃,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和2.1℃;田间相对湿度平作的高于垄上和垄下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相对湿度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2%和15.3%。典型晴天和多云天,基准站夜间气温高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白天的气温低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阴雨天垄上气温高于垄下、平作和基准站的。3种天气条件下,平作相对湿度高于垄上、垄下和基准站的。高油酸花生小气候与基准站温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3个播期的垄作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果重和产量均高于平作的,且呈极...  相似文献   
98.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带保温层管道的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方法,重在对管道腐蚀缺陷深度如何定量的实验方法研究,和管道缺陷处厚度与图像灰度的数学模型建立,从而对管道腐蚀厚度进行定量,管道缺陷的定量研究有助于管道安全运行的评价和隐患问题的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99.
阐述了一种WebGIS的研究思想和实现方法。通过运用C Builder开发GIS地图服务器、运用矢量标记语言(VML)结合ASP.NET实现GIS浏览器、运用Java Servlet结合Socket通讯技术解决GIS地图服务器和GIS浏览器之间信息传递,采用自定义XML作为数据交换语言,从而自主实现了WebGIS的全过程,此实现方式可用于GIS数据和其他图形数据的发布,不受限于任何商业GIS平台,具备WebGIS平台的雏形。此实现方法可以解决海量空间数据发布、图形编辑等当前WebGIS难点技术,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实现了沈阳市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系统和辽宁省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库的Web发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