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20篇 |
免费 | 2015篇 |
国内免费 | 12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9篇 |
大气科学 | 952篇 |
地球物理 | 4073篇 |
地质学 | 1535篇 |
海洋学 | 1291篇 |
天文学 | 73篇 |
综合类 | 220篇 |
自然地理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223篇 |
2022年 | 271篇 |
2021年 | 313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299篇 |
2018年 | 219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318篇 |
2013年 | 302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07篇 |
2010年 | 337篇 |
2009年 | 331篇 |
2008年 | 287篇 |
2007年 | 274篇 |
2006年 | 247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93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171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63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76篇 |
1995年 | 165篇 |
1994年 | 166篇 |
1993年 | 155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35篇 |
1990年 | 130篇 |
1989年 | 87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4篇 |
1976年 | 17篇 |
1974年 | 18篇 |
1965年 | 24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表1世界地震目录(2006年1~3月,M≥7.0)编号发震时间月-日-时:分:秒震中位置φ/(°)λ/(°)深度/km震级MS MW地区1 01-02-14:10:41.2 60.90S 21.60 W 10 7.5 7.4南桑德韦奇群… 相似文献
942.
引出水平分层大地面上水平电偶极源及垂直磁偶极源的电磁场分量表达式,对式中核函数进行了变换,分析所含的波型及其与场区的关系,指出了TE型场、TM型场和TEM型场穿透地层的能力。根据波型与地层作用特点,优化电磁场分量,以提高频率电磁测深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943.
东南极普里兹湾陆隆区发育数个近垂直陆缘的脊状沉积体,这些沉积体记录了区域冰川活动和底流变化的历史。本文主要利用多道地震资料和水深资料对这些脊状沉积体的平面展布、走向上的结构差异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脊状沉积体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脊状沉积体有两种不同结构类型:西部Wild峡谷两侧不对称发育的浊流堤岸沉积形成两个平行峡谷的脊状沉积体;东部数个脊状沉积体的形成与其下长期存在的浊流活动引起的穿时沉积间断面有关。不同峡谷的浊流活动起始时代不一,西部的Wild峡谷起始时代和陆隆区冰海沉积起始时代(P1)一致;东部Wilkins峡谷以及Murray峡谷从后期的P3(约26.1 Ma)开始,代表普里兹湾地区的一次冰川极盛事件。研究区所有峡谷及其浊流活动均随时间向海扩展,造成相应的脊状沉积体向海扩展。在脊状沉积体外缘区域,浊流输送而来的细粒沉积物在向西的底流作用下形成大型深海沉积物波。 相似文献
944.
卷积完全匹配层(convolution perfectly matched layer,CPML)吸收边界是一种高效处理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中人工边界反射波的方法。本文基于传统的一阶系统CPML吸收边界条件推广并推导了新的二阶系统CPML边界条件(NCPML)。与常规二阶系统CPML边界条件不同,新边界条件推导的核心思想是在复数-频率域中忽略部分衰减因子空间变化特性,避免其在时间域产生复杂卷积算子,然后反变换至时间域得到基于CPML吸收条件的二阶标量波方程,并应用于二阶标量波方程数值模拟。均匀介质模型测试验证了NCPML吸收条件在内存使用上相对于常规二阶系统CPML与SPML(split PML)吸收条件更少。在对人工边界反射的吸收效果上,NCPML稍逊色于常规二阶系统CPML,但二者均相对于SPML优势明显。最后通过层状模型和Marmousi模型测试验证了NCPML的稳定性及其在效率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5.
尽管对地球的三维结构已有了很多了解,但现有地球模型没有充分引入已知的近地表较大的结构扰动。例如,大陆和海洋地壳结构差异是久为人知的,这种差异在沿着人陆和海洋路径传播的勒夫波和瑞利波的频散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周期小丁100s时这种差异更大。现有的全球模型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全球地壳参数不完整,模型中对地壳结构的考虑是很近似的。因此,地壳厚度变化产生的模型假象延伸到很深处。这可以认为是现存全球模型分辨率不精确的一种表现。为了建立较高分辨率的地球外层(0~200km)模型,必须通过对近地表介质深度分布细节敏感的数据分析获得对近地表结构更加精确的认识。首先,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基阶勒夫波和瑞利波波形资料,得到了周期40~150s的全球相速度分布图,确定了大约24000条GDSN和GEOSCOPE在1980~1990年间数字地震记录沿短大圆路径和长大圆路径的相速度。为了自动测量相速度,我们发展了非线性波形反演法。在这种方法中,速度和振幅,作为频率的函数,以B-样条展开。波形数据朋来反演B-样条系数,为了避免如振幅谱缺口引起的不良效应,相位模糊的问题引入了明确的光滑度约束。价值函数(最小二乘意义上的最小化)代表了许多局部极小值,并且需要一个较好的初始模型,我们刚群速度积分得到该模型。然后,用这种新方法所得测量结果反演全球勒夫波和瑞利波相速度分布,以球谐函数展开的形式表示。我们给出了直到40阶的相速度分布图。这些分布图作了冈球谐函数展开截断可能引起的人为误差。我们给出了详细的分辨率分析,全球面波层析成像的横向分辨率约2000km。勒夫波相速度,在长周期与已知上地幔结构相关性较高,在短周期与地壳结构相关性较高。同样地,瑞利波相速度与已知构造特征的一致性较好,由于结构采样深度不同,并没有反映出明显的地壳特征。 相似文献
946.
947.
本文分析了具有有限大小的柱状声源下充流体的裸眼井中弹性波的传播,给出了弹性波场的解析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共振,提出了所谓“频率-功率测井”及“频率测井”的设想。 相似文献
948.
949.
弹性波在储层渗流场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是研究波场强化采油动力学机理的重要基础.基于等效流体理论和饱和静态流体弹性波传播Biot理论,建立油水两非混相流体渗流条件下储层多孔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算例求解与分析,发现含油水两相渗流储层多孔介质中同时存在着3种纵波P1、P2、P3和1种横波S;受频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各波波速和品质因子呈现出不同变化规律,4种体波波速与频率、饱和度正相关,P1、P2波品质因子与饱和度正相关,P3和S波品质因子与饱和度负相关;最后,通过与传统静态弹性波模型结果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宏观渗流场对弹性波传播特征的影响规律,为揭示低频人工地震波辅助强化采油技术的动力学机理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950.
水震波与地震面波的对比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同一地质单元内的水震波与地震面波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估算水位对含水层应力庆变的响应“格值”,选取唐山矿井水震波资料,唐山陆河地震台记录的地震面波资料,估算“格值”是9.182×10^-10/cm,即唐山矿井观测含水层垂直应变量为9.182×10^-10/cm时,井水位变化1c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