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133篇 |
海洋学 | 165篇 |
综合类 | 38篇 |
自然地理 | 2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景观生态学是近几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泛。在地理理科基地班的《景观生态学》教学中应加强生态学基础理论;应根据国内外最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或实践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应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74.
立足样品测试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空间插值、地质统计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深入分析了深圳大鹏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球状模型对相应半变异函数进行理论建模。结果表明,碎屑矿物分布的Hurst分维数为0.28~0.97,空间几何分维数为1.03~1.72;Moran Ⅰ型空间自相关系数-0.15~0.53。在此基础上,以等值线分布所包围范围作为划分尺度,以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作为度量,得到的矿物分布所反映出的信息量或者富集程度指数为0.88~1.85。 相似文献
75.
76.
北祁连山东部早石炭世早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水进退旋回。此期该区腕足动物的演化明显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变化。生存环境的稳定性似乎是群落演替过程能否持久进行的基础。在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诸多因素中,底质性质及其稳定性最为重要,其次是食物供应、海水盐度和水动力强度等。各群落在时间上相互取代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海水深度,与海平面的变化直接相关。而造成这一时期腕足动物群落横向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海水深度外,陆源碎屑供应量、海水循环性以及含盐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区早石炭世早期腕足动物群落的生态位介于BA1和BA2之间,缺乏BA3-BA5较深水群落(BA-Benthic Assemblage,底栖组合),说明此期该区早石炭世早期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10米。受沉积古地理环境的制约,本区早石炭世早期BA2生态域的主要分布范围局限于东部的景泰一带,向西水体明显变浅。 相似文献
77.
树轮稳定同位素记录:进展、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轮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 C、δ18O 和δD)变化与树木生长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控制实验表明, 树轮稳定同位素比率变化可较好地记录树木叶片气孔活动、水分来源、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信息, 已成为古气候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代用指标和手段之一。树轮稳定同位素记录能够较好地保留低频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与年轮宽度相结合, 可有效地进行区域古气候重建和全球变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树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及其发展, 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利用树轮稳定同位素指标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相关研究成果, 并指出树轮稳定同位素研究在中国未来亟须着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8.
河流景观生态学已成为河流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新范式,但国内研究还颇为不足。从河流景观生态学发展的逻辑必然性、主要进程、基本内容与重要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多尺度跨学科整体论河流认识要求和景观尺度上处理河流问题的实践需求共同推动河流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其中心议题是河流物理景观系统与生物系统在不同等级尺度上的结构、格局与功能过程,尤其重视物理景观与不同等级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河流景观多尺度等级性、高动态性和有向性等突出性质的认识已取得重要理论发展。指出当前面临5个方面的核心议题亟需取得突破:改进和统一河流景观分类系统、河流景观跨尺度研究、河流景观方法对经典河流生态理论的再认识、河流景观机理与模拟、河流景观对气候变化与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