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0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620篇
地质学   1678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7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根据地壳中间界面上反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探测了地壳中间界面的埋深、复盖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温度、压力、反射性、透过性、弹性等性质。  相似文献   
132.
在内陆强震活动的起伏中,6级以上地震的大范围长时间缺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的研究者已将其作为将发生7级地震前的标志之一。作者系统地清理了1897—1988年8月间中国大陆及其邻区6级以上地震“缺震事件”的始末,较多的震例表明,限定“缺震事件”起止的地震具有中期预报意义。它们在地震构造上的原因可能是代表区域最活跃的破裂,突然处于阻碍、闭锁状态,其持续时间大于10个月,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为解锁,并随即出现新的一轮大地震活动。故可以作为一种大地震中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3.
王耀祖 《地图》1991,(1):25-27
《甘肃省森林分布图》是我省建国以来首次印刷出版的大型林业专题地图。出版几年来,在科研、生产、教学中广泛应用,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它在编绘方面为林业制图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编绘过程简介如下。本图以1:100万《甘肃省素图》为编绘底图,以省“四五”期间森林资源清查成果资料为依据,以林业部《林业地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为规范,采用“编稿法”成图工艺编绘而成。全图为全开四拼幅,甘肃省辖区位于全图正中,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相似文献   
134.
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关于盆地的分类,不少学者提出过有意义的方案。它们主要是从某个单一角度进行:或者是从历史角度分析,或者是从动力角度分析,为了更较全面地认识它们,以求得更有效地指导找矿勘探,作者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个综合分类方案。按历史-动力综合分类,造盆作用及盆地可划分为三大类:大洋壳型、雏陆壳(过渡壳)型及大陆壳型。大洋壳型中可细分为活动区型(主要为拉张式)和稳定区型。雏陆壳型包括前地槽型(其中可分出多种活动区型及稳定区型,有待详究;活动区型中拉张式多见)及地槽前期型(主为拉张式).大陆壳型中计有地槽后期(褶皱带)型(挤压式或拉张式)、地台型(主为陷落式,偶为张陷式--断拉谷Qulacogen)和地洼型(挤压式、拉张式或压张式)。  相似文献   
135.
灰平衡是衡量彩色原稿色彩再现质量的尺度和标准。本文以色度学和彩色复制理论为依据,对影响灰平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证,重点研究了油墨、纸张、印刷实地密度、网点扩大值等对灰平衡的影响关系;将灰平衡数据用于控制彩色影象图和分层设色地图的复制过程,效果良好;此外,还研究了灰平衡的理论估算及灰平衡的相对标准等问题,并对几种判断灰平衡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6.
1988年11月22日甘肃肃南5.7级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地震的基本参数及序列根据甘肃区域地震台网和全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是: 发震时刻:1988年11月22日01时46分1.7秒; 震中位置:北纬38°35′,东经99°32′,即肃南县城以南的祁连山中;  相似文献   
137.
甘肃古浪、景泰活断层上的树木地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斌  刘百篪 《地震地质》1995,17(2):139-147
在树木地震学测年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沿古浪活断层西段鉴定和评价了数百棵树。对树木生长速率及年轮比率低值偏离的3种类型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结果表明:断崖上被破坏的青海云杉中,记录的结构和生长速率异常,可以归因于1927年5月23日古浪8级大地震的影响。从而为古浪地震断层的判定提供了准确的年代证据。并将前人认为的古浪地震断层位置向冷龙岭北麓南移了30余公里。用该方法在老虎山活断层上对1888年11月2日景秦61/4级地震破裂带定年,再次获得成效  相似文献   
138.
甘肃镜铁山铁铜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强 《甘肃地质》1995,4(1):54-61
在讨论镜铁山铁铜矿床成矿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而进行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39.
瞬时地壳运动与地震短临预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强祖基  赁常恭 《地学前缘》1995,2(2):213-225
本文在利用卫星红外扫描仪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地震前低空大气的增温是地壳瞬时运动的表现,也是地球-大气耦合现象。通过分析,给出瞬时地壳运动引起增温的三种可能机制:岩石的辐射能量增加;岩层中CH_4、CO_2等气体溢出和太阳辐射导致增温;CH_4、CO_2含量增高和低空电场异常激发。并通过某些震例的增温展布形态及规律,恢复震前应力场和热增温演化特征:我国大陆东部NNE方向为主压应力方向,大陆东南沿海主压应力方向SN向,而我国大陆西部地区主压应力方向为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派生主压应力为NE向。最后,介绍了这几年试验性预报效果检验:4年多总共预报32次,其中虚报2次,7次较准,17次较好,6次较差,漏报强震8次。最后涉及到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机理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0.
本文提出了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直接计算法,实现了各种观测资料前兆异常的无量纲前兆信息量转换。用该方法对甘、宁、青地区5种观测手段共92个测项的5日均值一阶差分相关异常进行了前兆信息量计算。通过24次5级以上相关地震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求得了92个测项的有效单位异常平均信息量,为前兆标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通过7次7级以上相关地震前兆信息量变化特征的统计,给出了一组预报地震三要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