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4篇 |
免费 | 279篇 |
国内免费 | 2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399篇 |
地球物理 | 235篇 |
地质学 | 470篇 |
海洋学 | 249篇 |
综合类 | 61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1940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基于2015—2017年的多景Landsat-8热红外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田湾核电站邻近海域海面温度,依据反演所得海面温升分布图对温排水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温排水的扩散方向和影响范围与潮汐状态密切相关。在涨潮中期阶段,温排水分布范围较小,其中1℃以上温升区域面积不足10 km~2;在高、低平潮阶段,温排水扩散面积相近,其中1℃以上温升区域面积约15 km~2;在落潮中期阶段温排水分布范围最大,1℃以上温升区域面积可达30 km~2,但4℃以上高温升区域面积较小。高温升区域多出现在排水口以南至以东附近海域,随着温排水向周围海域扩散,温升逐渐呈衰减分布。 相似文献
144.
黄敬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92,(3)
根据国内近年来发表的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研究论文、分析了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步骤、方法、数学表达式及各种参数的确定方法。按照确定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数学条件等对各种参数模型尤其是温度订正系数模型进行研究,选出符合条件的最佳模型。最后概述气候生产潜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地基微波辐射计因天线罩疏水层老化,在雨天探测时天线罩上易形成积水从而造成探测性能的不稳定,是影响其在科研业务中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2017—2018年北京地区6台微波辐射计降雨期间的观测数据,分析天线罩疏水层老化对其观测亮温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天线罩使用时间的增长,尤其是使用3个月以后,降水时亮温增大的幅度明显变大,降水结束后亮温增大的持续时间也有增长趋势。同时,在北京南郊站开展的微波辐射计天线罩淋雨试验结果表明,天线罩使用40 d以后,随着天线罩污染老化,淋雨时观测亮温增大的幅度呈跳跃式增长,且淋雨结束后亮温仍然偏高,最长时间达2 h以上。因此,为提高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的可用性,建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季度更换一次天线罩,对于京津冀等重污染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更换频次。 相似文献
148.
基于黄土高原定西站2009年9月大孔L径闪烁仪(LAS)的观测数据,结合涡动相关系统(EC)和梯度塔的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LAS和EC在测量感热通量过程中的温度特征尺度T*及其差异与近地层气象要素风向、位温梯度和稳定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下垫面LAS测量的T*LAS和EC测量的T*EC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55,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是1.482.对9月进行风向统计,主风向为NNE和SE,NNE风向上T*LAS和T*EC的相关系数是0.960,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是1.349,SE风向上T* LAS和T*EC的相关系数是0.968,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是1.619,风向对T*有显著影响.位温梯度与T*呈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T*LAS相较于T*EC与位温梯度有更好的相关性.当稳定度z/L<1.5时,T*LAS/T*EC随着z/L的增大雨减小;当z/L>1.5时,T*LAS/T*EC随着z/L的增大而增大.T* LAS/T*EC的变化范围随着z/L的增大逐渐变小,当z/L增大到4后,T*LAS/T*EC开始保持较小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49.
大别山南部黄镇-凉亭河一线宿松变质杂岩岩石学和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及与高压榴辉岩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宿松变质杂岩的野外地质观测、岩相学和热力学评价及其峰期变质温压条件的空间变化特征的研究,并对比南大别高压单元研究结果,探讨宿松变质杂岩的岩石构成和变质特征。研究表明宿松变质杂岩自北向南可分为I、II和III三个带,主体仅经历了绿帘角闪岩相至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温压范围为t=398~613℃和p=0.61~1.53GPa,平均温压值为t=517℃±50℃和p=1.03±0.21GPa。该变质杂岩未显示任何蓝片岩相的变质特征,其内部也没有温度分带或连续变化的趋势。对比南大别高压单元的峰期变质条件,它们压力差至少可达p=0.92GPa,温度差可能在t=45℃,两者应在构造作用下叠置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0.
1983年11月中美首次在南黄海西部开展水文和地质联合调查,该调查共设5个浮标站和54个CTD站,其中CTD站所获的温、盐度和溶解氧、透光度资料早已有过一些报道,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丁宗信等,1986;熊庆成等,1986;赵保仁等,1986)。但对这次调查所取得的浮标测流资料尚未有人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也未曾报道过。这次测流还是比较成功的,所揭示的现象使人感到振奋,而且这也是迄今在南黄海西部使用浮标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浮标阵测流工作。
本文试图结合1983年11月调查时的海上风速和沿岸水位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那里的环流状态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以利于对南黄海西部水域的海流变动特征和生成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