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489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塔东南坳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分析与油气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琦  王建国 《沉积学报》2000,18(4):580-584
塔东南盆地发育侏罗系陆相煤系地层和白垩系红层,勘探程度低。为研究中生代地层的分布和对比,沉积特征及勘探方向,重点对侏罗系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建立了五个三级层序。层序1以正旋回的冲积扇或辫状河相为主,储集条件良好,层序2发育正旋回及反旋回的三角洲相,具有良好储集条件,上部有较好的生油岩,层序3为反旋回的三角洲相及湖相韵律层,是良好生油层和盖层,层序4为正旋回的河流相,层序5为正旋回的干旱气候下冲积扇相,可形成次生溶孔发育的良好储层。塔东南侏罗系分布广泛,有良好的油气前景,是重要的含油气层系。  相似文献   
832.
尤丽  招湛杰  代龙  吴仕玖  李才  徐守立 《地球科学》2019,44(8):2654-2664
中新统黄流-梅山组重力流、高温超压储层是南海北部莺-琼盆地中央坳陷带主力勘探层系,发育粉、细、中、粗砂岩与中、低、特低渗物性特征.通过研究高温超压储层特征,确定有利储层形成机制,为重点领域评价提供地质依据.结果表明,由东方到乐东区到乐东-陵水凹陷、由凹陷斜坡区到凹陷中心,由于地温梯度与异常超压形成时间、强度的变化,进入各成岩期深度加深,储层孔隙度纵向减小幅度不大,明显不同于斜坡区常压储层.沉积环境控制的储集岩粒度、泥质杂基与高温超压、热流体控制的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有利储层,以往凹陷方向发育早期超压保护的海底扇区为有利,凹陷斜坡区热流体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发育中渗“甜点”储层.   相似文献   
833.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黄流组一段和莺歌海组二段为例,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不同频率域的本征模态函数,根据这些本征模态函数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与各级层序界面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划分各级层序。结果表明:希尔伯特-黄变换适用于长期、中期和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该方法为琼东南深水区的层序地层划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34.
为解决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区天然气勘探中遇到的天然气运移认识不清的难题,在实验(数值)模拟和大量调研基础上,综合钻井、构造和地震等资料,利用盆地模拟软件,开展了深水区天然气运移规律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深水区天然气运移主要受到“流体势场” —“通道场(输导体系格架)”—“约束场(区域盖层)”3场耦合的控制。高势生烃凹陷内的底辟带和晚期活化沟通气源断裂发育区的陵水组区域盖层完整性被破坏,天然气垂向运移为主,利于在区域盖层之上形成多个中小规模气藏组成的浅层大中型岩性型气田;部分凹陷边缘—低凸起及之上地区陵水组区域盖层保存完整,断裂—砂体—构造脊汇聚型复合输导体系发育,天然气运移侧向为主,利于在区域盖层之下形成深层整装构造型大中型气田,而新构造运动是深水区晚期大中型气田形成的重要诱因。深水区最终形成了浅层和深层两套成藏体系和3套有利成藏组合。成果指导勘探,在松南低凸起深层成藏组合勘探中首次获得突破性发现,继续拓展,有望在中央峡谷外找到新的大中型气田群。  相似文献   
835.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8-14
青海维日可琼金矿床位于南祁连成矿带,哈拉湖-龙门加里东期钨、金、铅、石灰岩(钴)四级成矿亚带(Ⅳ7)。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志留系巴龙贡嘎尔组b段地层(Sbb),赋矿岩性主要为硅质变砂岩,次为蚀变石英闪长玢岩及晶屑凝灰岩,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裸露和半裸露自然金,矿石自然类型属变质岩型及火山碎屑岩型金矿石,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36.
在西昆仑琼恰特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发现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其上叠加了中-高级热接触变质岩组合,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上部碎屑岩内首次发现Laevolancis divellomedia (Chibrikova) Burgess et Richardson(光面掌状体)、Dyadospora murusdensa Strorher et Traverse(耳状加厚二分体)及Artempoyra brevicosta Burgess et Richardson(单侧加厚梨形体)孢粉化石,时代为早志留世.前人将该套地层划分为中一晚志留世温泉沟群和达坂沟群.本次研究据区域地层对比和孢粉化石年龄,重新将其厘定为下志留统温泉沟群.据岩石组合特征,该群自下而上划分为阿克别尔迪沟组和琼恰特组,该地层内层控型铁矿、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均具很好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37.
838.
琼东南盆地二号断裂带坡折区速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东南盆地二号断裂带是构造分区的标志性断层之一,该断裂带下降盘为中央凹陷带.区域研究表明中央凹陷带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所以该区带一直被认为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但是由于该区带水深剧烈变化,多期坡折带快速推进沉积形成大套泥岩,使得该区带的速度很难确定,所以速度问题成为制约着琼东南盆地坡折带勘探的难点问题.笔者首先分析现有速度谱的质量,了解速度整体变化趋势;其次考虑已钻井的速度分析结果;结合地震剖面地层的变化信息进行速度解释,采用解释能量团中心的标准进行速度解释;最后在精细速度解释的基础上,对二维剖面正演模型速度进行分析,建立速度体,证实构造目标的存在.  相似文献   
839.
《辽宁地质》2010,(8):58-61
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一次次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  相似文献   
840.
Overpressure system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central depression and paleo-uplift in the Yinggehai and Qiongdongnan basins.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of abnormally high formation pressure in the reservoirs, i.e. the autochthonous, vertically-transmitted and laterally-transmitted types. The autochthonous overpressure system results from rapid disequilibrium sediment loading and compaction. In the allochthonous overpressure system, the increase of fluid pressure in sandstone originates from the invasion of overpressured fluid flowing vertically or laterally through the conduit units. The autochthonous overpressure system occurs in the deep-lying strata of Neogene age in the central depression of the Yinggehai and Qiongdongnan basins. The vertically transmitted overpressure system is developed in the shallow strata of Late Miocene and Pliocene ages in the diapiric zone of the central Yinggehai basin, and the laterally transmitted overpressure system occurs in the Oli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