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16篇 |
地质学 | 15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1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32.
俞 《四川地质科技情报》1994,(3):43-43
据甘肃第三地质队李亚东研究提出,白龙江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是由亚尔玛—舟曲后缘逆冲带、波海—白依—迭部—武坪逆冲带、西倾山一武坪中央推覆带、玛曲—南坪前缘逆冲带及光盖山一迭山北麓拉伸盆地,尕海—郎木寺沉降盆地等六个构造单元组成的。由北向南的前展式逆冲。引起了岩浆活动带及金矿化向南迁移, 相似文献
33.
34.
青海玛多Ms7.4级地震发生后,与此次地震发震断裂相邻且近平行状分布的库赛湖-玛曲-荷叶断裂(以下简称"库-玛-荷断裂")截至2021年6月1日共发生5次Ms≥3.0的余震事件。本文分别计算了该断裂上震级较大的4次余震事件震源机制解,并对玛多Ms7.4级地震进行了静态库伦破裂应力改变量(ΔCFS)分析。结果显示:库-玛-荷断裂占主导地位的左旋走滑运动并没有简单延伸贯通,断裂带各段枢纽处应力分布错综复杂,断裂总体受到来自玛多震中方向的应力扰动。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库-玛-荷断裂上发生的一系列余震事件可视为该断裂带的应力释放过程。虽然玛曲-玛沁段最后一次大地震离逝时间已经超出或接近其复发周期,但在该断裂整体应力得到一定程度释放的前提下,大地震复发周期是否发生改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 构成了巴颜喀拉块体的北边界。 根据阿尼玛卿山两侧滑动速率和历史地震的差异, 将断裂带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滑动速率由西向东递减, 近百年的历史地震产生的破裂基本覆盖了西部和东部的一部分。 随着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的持续发生, 作为块体北边界的东昆仑断裂带的地震空区及地震潜势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近些年通过对东昆仑断裂带不同段的研究得到了较多的滑动速率和古地震序列数据, 为评价断裂带未来百年地震危险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利用NB模型中的对数正态分布方法, 得到了东昆仑断裂带在未来100 a的发震概率, 研究表明, 东部(玛曲段)发震概率相对较高, 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36.
甘肃省玛曲大水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位于西秦岭川、陕、甘地区的大水金矿床是具有卡林特型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下三叠统马热松多组(T1m)灰岩和印支期花岗闪长岩脉中,矿化受到NWW向和近SN向断裂严格控制,矿石矿物以赤铁矿、自然金和黄铁矿为主,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和褐(赤)铁矿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可以分为原生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次生富集期.矿床成矿温度为100~400 ℃,盐度为2.70%~9.10%,密度为0.875~970 g/cm3, 成矿深度为1.422~3.555 km.早期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成矿流体为改造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与矿区内花岗闪长岩有关,同时也有深部物质的参与.该矿床为多次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早期成矿作用发生于西秦岭碰撞造山期,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整体构造隆升使矿体金品位进一步提高,显示了该矿床多期次幕式成矿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37.
东昆仑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祁连山一海原活动断裂带等组成了青藏高原北部大型走滑断裂系。这些断裂之间的空间联系、巨大的走滑量及其地壳缩短特征,都显示了它们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过程中青藏高原的形成扮演了主要角色。这些断裂准确的滑动速率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变形和演化过程,确定水平滑动、变形的规模,建立高原的变形和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8.
2000-2010年黄河源玛曲高寒湿地生态格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玛曲湿地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以及补给区之一,对于调节黄河水量与泥沙量、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以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和分析近10 年来玛曲高寒湿地系统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应用2000 年、2010 年两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提取玛曲景观类型信息,对玛曲湿地分布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利用S-G 滤波以及最大值合成法处理后的2000-2010 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空间演变趋势;运用长期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玛曲湿地变化与气候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近10 年来玛曲夏季年际NDVI值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黄河第一弯”玛曲腹地的阿万仓处NDVI减少明显,且存在沼泽草甸向亚高山草甸类型转化趋势。另外,玛曲高寒湿地变化与降水量及温度的年际变化均有关系,但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39.
40.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