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滑动速率是研究断裂运动学特征、地震活动性和区域应变分配的重要参数和依据。前人关于甘孜-玉树断裂带滑动速率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晚第四纪滑动速率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本文基于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考察,对甘孜-玉树断裂带西段(玉树断裂)上典型断错地貌点进行测量分析,得到玉树断裂晚第四纪走滑速率为6.6±0.1-7.4±1.2mm/a。通过与前人对甘孜-玉树断裂带东段(甘孜断裂)滑动速率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甘孜-玉树断裂带东、西段滑动速率不一致,其原因是甘孜断裂的左旋滑移在向西传递的过程中,一部分应变被分配到了巴塘盆地南缘断裂上。巴塘盆地南缘断裂的存在很好地解释了玉树断裂的走滑速率比甘孜断裂偏低的原因。但是,从区域变形来看,巴塘盆地南缘断裂分配的滑动速率恰好说明了甘孜-玉树断裂带东、西段及鲜水河断裂带的水平构造变形是协调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青海玉树地震差分干涉雷达同震形变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0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作者利用震前和震后获取的日本ALOS卫星PALSAR遥感数据,开展了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地震同震形变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引起较大范围地表变形,地震变形沿玉树—甘孜断裂带向南东东方向扩展,在N33.7°,E96.81°附近达到最大形变量,D-InSAR监测到雷达视向上的最大形变量为35cm。地表形变特征对于评价玉树地震破坏程度、推断断层性质、研究地震形变和地震孕育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23年7月下旬于青海省玉树州下拉秀镇(96.567560°E,32.584536°N,海拔3857.04 m)记录到1只大型鹳类水鸟,经鉴定,为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系青海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海玉树钻孔应变资料为基础,对观测数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降雨所造成钻孔水位的变化不是影响钻孔应变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造成周围环境地表水的变化影响了数据的趋势变化。总结归纳降雨对观测数据变化的影响,有效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和降雨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地层精细结构的描述是理解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的基础.不同板块或块体边界在构造或区域应力作用下,常常会形成速度间断面和低速的断裂带,间断面和低速带的存在会产生特殊的断裂带地震波,比如断裂带首波和围陷波,并会影响地震的物理过程、破裂速度和破裂方向等.本文主要利用2010年4月14日M_W6.9玉树地震后布设的流动地震台站,对沿着甘孜—玉树断裂带传播的断裂带首波进行识别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甘孜—玉树断裂带的不同区域均观测到了断裂带首波,在西段的结隆拉张盆地附近的3个台站沿断裂带界面的平均纵波速度差异值在5%~8%,而其他区域的平均速度差异为1%~3%.通过台站位置分布和断裂带首波特征关系,初步分析了断裂带拉张盆地的结构,结果显示结隆盆地的长度为~40km,宽度为5.35~5.97km,深度不超过5km,在地表浅层形成了一个低速区,分别与巴颜喀拉块体(NE)和羌塘块体(SW)产生了两个物性差异界面,但没有延伸到主震和余震区震源深度.我们的结果表明结合密集台阵资料,通过断裂带首波特征分析可以为断裂带精细结构及几何特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甘孜-玉树地震带,在震后7~10天内,我们快速建立了由15个GPS测站组成的跨地震破裂带观测剖面,包括1个连续站,3个半连续站和11个流动站,对所有站进行了240多天的观测,获取了该次地震的震后形变时空特征.采用欧拉矢量和位错模型解算了背景速度场,并从GPS观测的形变场中扣除该分量.采用分层黏弹性位错模型计算余震引起的地表形变,结果表明余震对部分测站的位移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采用对数模型拟合位移时间序列,表明特征衰减时间为6.7±1.2天.利用最速下降法反演震后余滑时空分布,反演结果表明震后断层活动以左旋滑动为主,断层南盘具有少量的抬升.在空间分布上,余滑主要位于同震破裂区的两侧,西北侧的余滑几乎达到地表,而东南区的余滑基本在同震破裂区的下方,余滑最大的区域位于结古镇东南下方10~20 km的深度范围.随着震后离逝时间的增加,2个余滑区在空间上保持不变,余滑区的面积逐渐扩大.余滑的矩释放为(1.5~5.1)×1018Nm,相当于1个MW6.1~6.4地震释放的能量.分层岩石圈黏弹性模型计算的地壳孔隙弹性反弹形变与地表观测值相差较大,不能解释观测到的震后变形.采用麦克斯维尔流变体模型计算下地壳和上地幔松弛引起的地表形变,显示出其对地表形变的贡献较小.GPS观测得到的震后形变所具有的快速衰减特征,以及余滑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GPS地表形变,表明2010年玉树MS7.1地震后早期阶段的地壳形变主要是由余滑机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块石路基是多年冻土区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年冻土路基形式. 为了研究多年冻土区修筑高速公路后块石路基的效果,选取青海省新建共和-玉树高速公路3个块石路基监测断面的实测资料,对路基修筑初期多年冻土温度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路基修筑初期路基中心原天然地表下0.5 m处仍表现出季节变化规律,至原多年冻土上限深度处,温度波动幅度急剧减小. 块石路基的保温效果与年平均地温密切相关,年平均地温越低,对冻土的保护效果越显著. 受阴阳坡效应的影响,左路肩/坡脚温度高于右路肩/坡脚. 左右路肩及中心孔下多年冻土上限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抬升,抬升幅度主要受路基高度影响,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双差定位法精确测定玉树地震及其余震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玉树地震发生时,测震台站33个,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实时传输到青海省地震局.针对震中附近只有3个测震台站,不利于余震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的情况,中国地震局及时协调四川和青海地震局的流动观测队伍赴玉树地区开展现场测震加密工作.  相似文献   
19.
青海玉树7.1级大震的预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震的震源组合模式。用临界慢化的观点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前震。以异年倍九律与磁暴二倍法相配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发生日期。  相似文献   
20.
根据IRIS全球地震台网15个台的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P波资料,用远场体波地震图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方式,研究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震源破裂,并与震后调查地表破裂带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在总体上是一次单侧破裂事件,破裂从初始破裂点(即震源位置)开始向东南方向展开,破裂离震源20km处开始贯穿至地表,沿走向方向延伸了约50km,最大滑移量达2m。这些结果与震后考察得到的地表破裂带的特征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