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43篇 |
免费 | 794篇 |
国内免费 | 10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92篇 |
大气科学 | 71篇 |
地球物理 | 898篇 |
地质学 | 3836篇 |
海洋学 | 709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620篇 |
自然地理 | 19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292篇 |
2020年 | 194篇 |
2019年 | 217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188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441篇 |
2013年 | 324篇 |
2012年 | 385篇 |
2011年 | 411篇 |
2010年 | 368篇 |
2009年 | 372篇 |
2008年 | 359篇 |
2007年 | 382篇 |
2006年 | 314篇 |
2005年 | 316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327篇 |
2002年 | 308篇 |
2001年 | 269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191篇 |
1997年 | 183篇 |
1996年 | 201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58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38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33篇 |
1989年 | 100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51年 | 2篇 |
1948年 | 4篇 |
1947年 | 3篇 |
1946年 | 2篇 |
1943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 ДВЕрошенко为首的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西洋分部的专家们 ,审查了有关加拿利群岛、马德拉岛和佛得角群岛是由于上升地幔流在热点区活动而产生的假说。对这个假说有利的证据是 ,在加拿利群岛上火山岩的年龄由西向东随着远离强烈的火山活动区而增加。但是认为这只是一种趋向 ,还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再加上群岛不是位于同一海岭上 ,还有在非洲沿岸未发现年龄更为古老的同类岩石。地幔流在其上部运动的板块上留下了火山形成物的痕迹。它们呈东西向弧状延伸 ,并不进入大陆。科学家们研究了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报告中有… 相似文献
52.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架斜坡及大陆坡海底沙波动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探索陆架与陆坡海底动力地貌演变规律,不仅是学科理论发展上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国土开发和研究海洋工程环境的需要。文中基于作者提出的床面稳定中的“准共振界面波”理论模式,针对南海北部“卫滩幅”地区海床微地貌在水动力条件作用下的现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水深80~250m海底小尺度沙波的形成机理与室内水槽和天然海滩上的沙纹沙丘的形成同属一个规律,这一推论已得到该地区现场资料的初步验证。文中最后还就现有同行专家的研究成果估算了上述地区沙波的移动趋势。 相似文献
53.
南堡凹陷新近系馆陶组地层沉积时期凹陷内火山活动剧烈.通过测井分析及地震解释表明,火山喷发物的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形成于新近系早期.平面分布上具有东北薄、西南厚,纵向上具有多期叠置发育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大量的火山物质改变了凹陷的地貌形态,影响了后继河流相沉积地层的空间分布,在西部地区形成大量的地层圈闭.由于火山事件的热... 相似文献
54.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大陆架和上大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后,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这就是流动沙波,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 相似文献
55.
и.M.Cбopдкob研究了科学考察船。A.и.Aπbmyxam Eπob研究了科学考察船“MCTиCπab”号第16航次在第勒尼安海获得的资辩.该船使用。和平”号深海潜水装置研究了三座巨型海底火山——马尼亚吉,瓦雅洛夫,马尔西里的成份和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56.
广西滨海地貌特征及砂矿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滨海地貌,大体以饮州犀牛脚为界,东部以侵蚀一堆积的砂质夷平岸为主;西部则主要是微弱充填的曲折溺谷湾岸。滨海地貌与砂矿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地貌类型形成的砂矿床有所区别,一般砂矿床主要产于砂质海岸、沙坝—泻湖海岸、三角洲海岸内。生物海岸、泥质海岸不成矿。砂矿成矿与地貌形态相联的有海积的、冲积的、残积的、浅海的及混合的几种类型。砂矿的形成与富集多受地貌形态的控制。不同的地貌形态,砂矿富集的部位不一样,一般在沙堤的根部、海滩的高潮线附近、沿岸沙堤的上中部、水下沙坝的顶部和向海坡的上部,以及冲积平原的边缘地貌部位,容易形成砂矿和富集。区内滨海砂矿极其丰富,主要有北海白虎头玻璃石英砂矿床、江平澫尾锆石—钛铁砂矿床、巫头金红石—锆石砂矿床等。沿岸不同的砂矿种类与沉积物的粒级有不同的选择。钛铁砂矿产在中细砂—中粗砂中;玻璃石英砂矿产于中细至中粗级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57.
58.
59.
吉兰泰盐湖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遥感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吉兰泰盐湖地区TM数据进行标准假彩色图像处理,对研究区构造、地貌、水系分布等地质特征进行解译和分析,探讨了吉兰泰盐湖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盐湖形成的水体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贺兰山隆起带、吉兰泰沉降带、巴音乌拉山隆起带所组成的北北东向右行多字型斜列的基本构造格局,不仅控制着吉兰泰盐湖古湖盆的演化,而且控制着吉兰泰盐湖形成的水体来源。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