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9篇 |
免费 | 1226篇 |
国内免费 | 10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0篇 |
大气科学 | 132篇 |
地球物理 | 1080篇 |
地质学 | 4208篇 |
海洋学 | 470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314篇 |
自然地理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37篇 |
2020年 | 206篇 |
2019年 | 207篇 |
2018年 | 164篇 |
2017年 | 181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200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296篇 |
2011年 | 314篇 |
2010年 | 233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80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74篇 |
2000年 | 190篇 |
1999年 | 171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46篇 |
1995年 | 127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110篇 |
1992年 | 126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92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7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器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影像水体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通常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样本,利用该方法进行多时相极化SAR影像的水体提取时,在每一景影像上都人工标注足够数量的训练样本是十分困难且耗时的。同时,SAR影像上固有的相干斑点噪声会进一步加剧样本标注的难度。对此,引入迁移学习方法,利用其知识迁移能力将已有的训练样本的类别标签信息迁移至未标注的样本,以降低获取新样本所需的人工代价,提高水体提取的时效性。使用6景极化SAR影像和4种迁移学习方法进行最佳源域影像选取、样本标签迁移和水体提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迁移学习方法可以准确地将源域影像上的训练样本的标签信息迁移至其他影像,有效减少其他影像进行水体提取需要的人工标注样本的数量,同时能够维持较高的水体提取精度,在洪涝灾害应急响应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砾石定向性可用于辅助判断粗粒沉积物沉积环境的介质动力性质与强度。在岩芯图像分析与测量的基础上,运用砾石长轴视倾角玫瑰花图中任意相邻三个小扇形的半径之和的最大值(参数a)和小扇形半径大小偏离程度(参数σ)对玛湖地区百口泉组砂砾岩中砾石定向性进行等级划分和定量表征。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建立了该区不同级别砾石定向性的定量划分方案:有明显定向性(a大于35%且σ大于4)、有一定定向性(a大于35%且σ小于4)、有模糊定向性(a小于35%且σ大于4)、定向性杂乱(a小于35%且σ小于4)。并对研究区典型季节性辫状河道和暂时性辫状河道的定向性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季节性辫状河道中σ为4.8~8.13,a为40%~62%,而暂时性辫状河道中σ小于4,a小于35%。该方法能够有效表征砾石定向性,并为沉积环境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龚新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5,(Z1)
长沙地震台北东方向深源地震的记录中,发生于日本海边缘和中朝俄接界区域的深源地震存在sP震相,它超前于S波,由于震相能量较大,容易与S波相混淆。本文讨论了如何对它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44.
山西侯马—河津一带西汉初期的强烈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至1987年间,在国家地震局招标合同项目《全新世古地震的研究方法和确定标志》工作中,笔者在山西省侯马至河津一带,发现了大规模地震断层和许多古地震遗迹。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黄土中的古地震遗迹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了古地震的分布和特征,讨论了侯马至河津一带西汉初期强震的规模和震中。 相似文献
45.
传统码相组合算法能探测7~8周以上大周跳,而传统的电离层残差法仅对于±4周以内的周跳可实现唯一分离,这限制了两者组合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对码相组合探测与修复周跳方法进行改进,使得改进的码相组合与电离层残差法能够完全探测周跳.经理论与实验分析,组合改进的码相组合法与电离层残差法两者结合能够完全探测采样间隔小于10 s观测数据中的周跳,对动态非差观测值数据的周跳自动探测与修复有极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利用sPn震相计算九江-瑞昌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震震相sPn与Pn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只与震源深度和地壳模型有关.应用此方法,计算了发生在九江-瑞昌地区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利用区域台网sPn-Pn的到时差确定地震震源深度较为可信.根据华南地区速度模型,建立了九江-瑞昌地区sPn与Pn到时差与震源深度便查表. 相似文献
47.
48.
在大量样品测试数据与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长7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孔隙结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长7储层处于中成岩A~B期。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粘土(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胶结和硅质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原生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绿泥石胶结抑制孔隙充填, 长石溶蚀作用使孔隙间的连通性得到改善, 储层物性得到提高。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划分出6种成岩相, 其中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粘土矿物胶结相、石英加大相、浊沸石充填相不利于储层的发育, 而长石溶蚀相、绿泥石膜胶结相对储层物性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四川省若尔盖县巴西—求吉地区晚三叠世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若尔盖巴西-求吉地区晚三叠世首次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22个遗迹属、34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4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hycosphon组合;(2)Dendrotichnium-Neonereites组合;(3)Paleodictyon组合;(4)Taenidium-Cosmorhaphe组合。上述遗迹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