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00篇 |
免费 | 1662篇 |
国内免费 | 10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5篇 |
大气科学 | 793篇 |
地球物理 | 1878篇 |
地质学 | 2658篇 |
海洋学 | 377篇 |
天文学 | 62篇 |
综合类 | 357篇 |
自然地理 | 2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6篇 |
2023年 | 221篇 |
2022年 | 272篇 |
2021年 | 262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280篇 |
2018年 | 224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236篇 |
2014年 | 312篇 |
2013年 | 264篇 |
2012年 | 280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77篇 |
2009年 | 303篇 |
2008年 | 244篇 |
2007年 | 260篇 |
2006年 | 229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210篇 |
2003年 | 201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206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4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8篇 |
1974年 | 8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太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呈现严重恶化趋势,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是太湖流域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过程,不同于以往分开论述三者对水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运用污染足迹模型定量分析了湖州市农业面源(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排序为:磷>氮>有机物;(2)各农业生产类型对水环境的影响排序为:水产养殖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3)湖州市各区县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通过对湖州市农业污染足迹评估,可以明确地提出哪种污染物类型、农业生产类型和区域是湖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研究结果可以为太湖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黑土区土壤侵蚀的REE示踪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定位小区段面法实验和稀土元素示踪剂检测,选择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和永吉县的两块黑土实验小区进行土壤侵蚀过程研究,探讨了稳定性稀土元素示踪法应用于黑土区土壤侵蚀、沉积、分布和发生过程研究的可能性,并计算出坡面不同部位的侵蚀量与相对侵蚀量,较好地描述降雨对坡面的侵蚀过程。实验表明,坡面的土壤侵蚀率随降雨时间而加大;7°~12°坡面的最大土壤侵蚀量出现在坡面中部和下部(为Nd、Sm和Eu所标记的坡段)。降雨时间和地形坡度大小影响土壤颗粒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是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北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 ,北江流域主要包括清远市和韶关市绝大部分县市以及湖南省的临武、宜章两县部分地区。由于广东省地形北高南低的特点 ,北江的洪水直接威胁珠江三角洲的安全 ,所以历来是广东省防汛的重点。暴雨是造成江河水位上涨的最主要原因。但流域内某个或某几个地方 (站点 )出现暴雨 ,对江河的水位贡献有多大呢 ?这就必须使用面雨量的概念。因为面雨量是整个流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 ,能较客观地反映整个流域的降水情况。本文对 1 968年以来北江流域面雨量超过 5 0mm的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归类 ,试图找… 相似文献
36.
大多数地震破裂面源检测方法都是通过简化地震震源,将地震震源表示成线源或者点源,无法有效描述地震带地震破裂面源产状和大小,不适用地震震级较大的情况下地震危险性检测。因此提出基于数学建模的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检测方法,在地震震级较大时仍能检测出地震危险性概率。选取适宜的地震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分析地震震级、破裂长度、破裂宽度相互关系,确定地震引起的潜在地震破裂面源大小,计算给定地震动小于在场点处产生地震动的概率,将该概率同地震动加速度衰减关系结合,得到地震动年超越概率,分析地震危险性。经过实验检测发现,所提方法检测出的年超越概率与峰值加速度、最大震级有关,该概率能精准表示地震带地震破裂面源产状和大小,说明该方法检测地震危险性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7.
根据近垂直地震反射原理和Moho面上下深地震反射资料频率低的特征,运用深地震反射资料的近垂直反射数据,通过静校正、资料净化、共检波域叠加等叠前和叠后处理技术,对六盘山莫霍面结构进行成像.初步结果显示出横过六盘山莫霍面起伏、断错的结构特征.六盘山东侧的鄂尔多斯地块莫霍面东高西低、变化平缓、结构完整;靠近六盘山前缘莫霍面错断,可能与壳内走滑作用有关;西侧的青藏高原东北缘莫霍面西高东低,靠近六盘山呈现汇聚挤压、明显缩短的特征;六盘山复杂的莫霍面结构,揭示了六盘山地壳早期双向挤压、晚期山前侧向走滑的构造图像. 相似文献
38.
《岩土力学》2019,(12):4907-4915
管道被广泛应用于油气产业,其中管-土相互作用机制是管道可控屈曲设计的关键。采用新开发的连续极限分析(SLA)方法对深海管道与软土水平大变形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基于极限分析对变形体进行一系列求解与更新模型,能够考虑模型的极端几何变形和材料的应变软化与率效应。该研究对固定管道竖向位移条件下水平加载这一工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初始埋深的管道在位移过程中所受竖向及水平向反力(V、H)的发展。通过与多组离心机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SLA对管-土水平大变形相互作用研究的有效性和高计算效率。主要成果有:提取了管道在不同位置的V-H屈服包络面以考虑加载路径变化对管道受力行为的影响,发现了管道的等效摩擦系数H/V随水平位移的线性增加规律。该研究以期为深海管道的可控屈曲设计提供参考,并推广SLA法在大变形土结相互作用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40.
现有多源同比例尺道路网匹配方法中,大多只利用道路自身特征进行匹配,而较少顾及道路周边要素对匹配过程的影响和约束,从而影响了道路网匹配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系统误差改正后仍存在一定位置或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进行匹配时,这种影响尤为明显。本文借鉴人类对陌生环境的空间认知特点,提出了一种顾及邻域居民地群组相似性的道路网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城市骨架线网确定与道路相邻的居民地群组,进而计算居民地群组空间关系和几何特征相似度来获得对应道路的匹配结果。其特点在于:对存在位置或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匹配,以其邻域空间内居民地群组的整体相似性指标来带动道路自身匹配,实际上是增加了周边居民地群组对道路匹配过程的约束,更具鲁棒性。试验及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系统误差改正后仍存在较大位置和旋转偏差的道路数据间的匹配问题,提高匹配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