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1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The classical 1-D vertical advection-diffusion model was improved in this work.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e improved model over the previous one are:1)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 of the 1-D model is made clear in the improved model,in that it is substantively applicable only to a vertical domain on which two end-member water masses are mixing.2) The substitution of parameter f(z) in the equation of the classical 1-D model with end-member fraction f1^z makes the model more precisely and easily solved.3) All the terms in the improved model equation have specific physical meanings,which makes the model easily understood.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improved model to predict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dissovled oxygen and micronutrients in abyssal ocean water of the North Pacific prov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1-D advection-diffusion model is successful and practicable.  相似文献   
103.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水质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以确定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式、使用的间隔时间、不同菌种的比例和使用浓度。使用微生态制荆对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COD含量的效果显著。四种因素中,使用方式和间隔时间最重要。降低水体中氨氮的最佳组合为第一组;降低亚硝酸盐的最佳方案是第五组;而降低水体COD的最佳方案是第八组。菌种比例的不同显示不同菌种对营养盐类的利用效果不同,芽孢杆菌对降低水体氨氮和COD有较强作用,而乳酸茵对分解亚硝酸盐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4.
白洋淀草型与藻型水域溶解氧含量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白洋淀草型与藻型水域溶解氧变化规律,通过连续调查,并用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水域溶解氧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型水域与藻型水域的溶解氧平均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均在平水期上升、丰水期下降;在一定范围内,草型水域中溶解氧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及沉水植物呈现出二次多项式关系;藻型水域中溶解氧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为二次多项式关系,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为指数关系;草型水域中溶解氧含量与氨氮含量呈正相关,与硝态氮含量呈负相关,藻型水域中溶解氧含量与氨氮含量呈正相关,与硝态氮、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周刚  黑鹏飞  雷坤  富国  乔飞 《水科学进展》2013,24(6):883-893
为了研究赣江下游入河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基于WASP(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模型富营养化原理和ELADI(Eulerian-Lagrangian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有限差分方法的正交曲线平面二维水环境模型WESC2D(Two-Dimensional Water Environment Simulation Code)。模型采用基于双线性插值及亚网格技术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对流项,在简单的浓度峰输运和赣江下游溶解氧变化过程算例检验的基础上,计算与分析了赣江下游入河排污口氨氮污染负荷与水质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WESC2D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吻合良好,有效地减少了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数值耗散,并为赣江下游污染负荷与水质响应关系计算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6.
应用纳米零价铁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是近年迅速发展的环境修复新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纳米零价铁的反应活性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机质就是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批实验研究腐殖酸(天然有机质代表物)对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六价铬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抑制纳米铁去除六价铬的反应速度和去除效率,原因在于纳米铁对腐殖酸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减少了纳米铁表面的有效活性位点,降低了对六价铬的作用。此外发现,水体中溶解氧的存在有利于纳米铁对六价铬的去除。关于腐殖酸-纳米零价铁-六价铬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修复体系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长江口夏季低氧区形成及加剧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比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历史调查资料和目前的现场监测数据(1958-09—1959-09,2003-09,2005-07及2009-08),分析了长江口夏季低氧区的历史变化,探讨了低氧形成及其加剧的原因。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之后长江口季节性低氧区出现扩大化、严重化趋势;低氧区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物理过程和自然作用,包括长江冲淡水、沿岸流、上升流、台湾暖流及黑潮等各大流系及其与温度等理化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水体层化、锋面过程、气旋式冷涡;低氧现象加剧原因复杂,影响因子有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长江径流量、输沙量变化,长江流域降雨变化等,而富营养化的加剧对低氧加剧并非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杨阳  马媛  史华明 《海洋学报》2013,35(1):104-110
依据2010年1月南海北部坡折带冬季航次资料,发现150~1 000 m层溶解氧表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在垂向上溶解氧整体上呈由表至底逐渐降低趋势。在强烈的水交换作用下溶解氧浓度大于8 mg/dm3等值线占据50 m以浅海域。中尺度暖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下层海水中溶解氧空间分布,150~1 000 m层暖涡中心附近海域的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周边未受或受暖涡影响较小的海域,此外,溶解氧与营养盐、温度、盐度、pH之间在不同层次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该海域冬季溶解氧的分布受物理过程和生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碘量法和多参数水质测试仪测定海水中溶解氧比对数据的系统误差检验,分析两种方法间系统偏离差异的显著程度。探讨多参数水质测试仪业务化应用的可行性,以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0.
2014年官井洋增养殖区溶解氧含量在4.24~8.62 mg/L之间,平均值为6.70 mg/L,在夏季形成低氧环境(5 mg/L),使得鲍鱼在养殖中受到溶解氧影响,虽影响不大(溶解氧标准指数不超过1.5),应引起重视。水温对全年溶解氧含量变化起到主要因素。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溶解氧评价方法的改进:1)首先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中饱和溶解氧含量计算公式基础上增加盐度影响因子,统一饱和溶解氧含量的计算方法;2)并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存在赋值不正常以及结果无法描述实际情况等的不足,在建议修改《海水水质标准》中溶解氧的分类范围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溶解氧标准指数算法,并将取样层次内所有(或特定)生物安全生存的溶解氧浓度作为溶解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