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2篇 |
免费 | 845篇 |
国内免费 | 228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7篇 |
大气科学 | 474篇 |
地球物理 | 322篇 |
地质学 | 5165篇 |
海洋学 | 193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457篇 |
自然地理 | 3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61篇 |
2022年 | 268篇 |
2021年 | 229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225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215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230篇 |
2014年 | 329篇 |
2013年 | 249篇 |
2012年 | 303篇 |
2011年 | 274篇 |
2010年 | 315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260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230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191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77篇 |
1999年 | 168篇 |
1998年 | 145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10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2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45年 | 3篇 |
1943年 | 3篇 |
1941年 | 4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郯庐断裂带自南而北穿越渤海东部,自中生代中期至新生代中期表现裂谷发育特征。裂谷发育经历两个旋回,各旋回的裂谷发育演化、盆地分布格局,沉积相带,沉积补偿速度等均受断裂带的断裂活动的强烈控制。 相似文献
24.
25.
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6#隧洞围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6#隧洞围岩为奥陶系上、下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地层,其岩溶较发育,主要为不规则溶洞,绝大多数已被岩溶角砾、碎石土和低液限粉土等充填.因岩溶充填物工程地质特性较差,导致隧洞衬砌混凝土管片产生裂缝和错台等变形,影响了隧洞正常输水.为此在隧洞内进行了地质雷达测试和补充钻探及取样,并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隧洞围岩岩溶发育特征,依据岩溶充填物的工程特性,对其进行了水泥灌浆处理. 相似文献
26.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地震相识别与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分布复杂并具有多期性,直接影响了油气成藏作用,然而目前对其空间分布尚缺乏深入认识,制约着该区勘探开发的部署。利用全三维地震资料,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了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地震相模式,并对其不同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震相识别进行平面追踪,结合时间切片三维地震技术及属性分析对火成岩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主要发育柱状、尖峰状、蘑菇状和丘状4种火成岩反射地震相;研究区火成岩分区性较明显,主要发育3处火成岩体,分别位于东部隆起剥蚀区、坳陷中部和坳陷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27.
始于怀终于幽因天下之脊而闻名山西省因在山之西而得名山东省则以在山之东而行名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 相似文献
28.
运用LASG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对青藏高原东部的川、渝两省市1988年的18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不同方式下的定量降水预报的数值模拟,并根据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有关规定对模拟预报结果进行了评估.该区域地形复杂,天气系统多变,对数值预报模式有较高的要求,LASGη坐标模式以其比较完善的动力框架和物理过程处理方法获得了较好的预报结果,其对小雨、中雨、大雨预报的TS评分可超过主观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29.
30.
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该技术在监测成孔、孔口的密封及监测频率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工艺方法,能真实、及时且充分地反映出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的地下水气压力变化特点,可为岩溶塌陷的机理研究、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经过20多年的改进,已成功应用于全国11个典型岩溶塌陷区,服务于高铁、水源地、油气管线、市政建设等潜在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安全降深、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