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5篇
  免费   945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测绘学   585篇
大气科学   538篇
地球物理   870篇
地质学   2501篇
海洋学   538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四色荧光标记DNA自动测序中一例典型错读码的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测序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DNA测序技术虽然在原理上没有新突破 ,仍然依赖于Sanger的酶法 ,但在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测序效率目前已有很大提高。大规模测序一个碱基的成本从1986年的0.5美元降到目前的约7美分。目前各种DNA自动测序技术都是在荧光标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荧光标记的自动测序仪已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四色荧光标记自动测序采用4种具有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染料标记由聚合链终止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终止片段 ,经过聚…  相似文献   
22.
天然气水合物是人类21世纪的重要能源。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80余处获取水合物样品。识别水合物地震标志—似海底反射(BSR)的地区更为广泛。大量的钻孔资料和地震剖面显示: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和被动大陆边缘的断裂褶皱系、泥火山、泥底辟等构造为水合物聚集成藏的有利构造环境。世界范围内不同水合物产区的温压场及稳定域特征。差别较为明显。各水合物产区的构造背景与水合物发育区的温压场环境以及稳定域的展布规律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本文分别讨论了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以卡斯凯迪亚为例)和被动大陆边缘的泥火山(以Hakon Mosby泥火山为例)的温压场特征、水合物聚集规律和各自的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南海坳隆断裂带与水合物之间的关系。认为坳隆断裂带分别在气源、疏导体系(断层、砂体)和温压场环境等三方面为水合物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3.
徐钟良  陈启发 《台湾海峡》2001,20(Z1):207-211
据开发应用水产饲料膨化机实践,初步论述了膨化机生产能力与动力匹配,螺杆设计参数长径比,物料在腔内滞留时间,膨化腔设计及其温度调控,并提出改进设计的见解.  相似文献   
24.
SDH-13D型测深仪声速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所测水深数值的精度,根据其设计原理对仪器工作声速、模拟声速、数字声速、校准线及声速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浅水与深水域声速校正调整及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在我国,关于黄海、东海温、盐度逆转结构的分析研究,主要是在80年代以后开始的。翁学传等(1984)、曹欣中等(1982)和丁宗信(1983)对东海某一特定海域的温、盐度逆转结构进行过分析,但是对整个黄海、东海海区来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根据1983-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东海每年夏季调查的CTD观测资料,同时参考1963年以来国家海洋局调查的标准断面资料,对黄海、东海夏季(6-8月)温、盐度逆转結构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根据资料和兰淑芳等(1985)的分析,北黄海很少出现温、盐度逆转结构的类型,虽偶有出现,但分布也不规律,因此本文把研究海区重点放在南黄海和东海(图1)。  相似文献   
26.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气中气溶胶微粒是一种重要的大气微量成分。气溶胶光学厚度也是大气校正所需的重要大气参数,同时也是海洋水色卫星主要的数据产品。由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较大,所以如何准确获取大气校正和卫星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所需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则是至关重要的。在简述气溶胶光学性质的基础上,并结合2002年6月HY—1南海实验数据来阐述现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准确获取。  相似文献   
2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海洋浮游植物色素浓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JGOFS计算和SeaWiFS计划推荐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海洋浮游植物色色浓度的测量方法。文章参考SeaWiFS计划制定的HPLC分析规范,叙述采用反相C18ODS色谱柱、996PDA、自动进样器(未配柱温箱)和三元梯度的色谱法测量海洋浮游植物色素浓度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8.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9.
An embedded cylinder is a large-diameter cylinder embedded in a soil foundation. The state of failure of such an embedded cylindrical structure shows large deflection instead of slide and overturn of the traditional gravity type of structure placed on a rubble base or foundation base. The critical value of deflection of the embedded cylindrical structure, which is the maximum allowable deflection for stability calculation of the cylinder, is a vital control value. Through investigation on deflection and soil pressures on an embedded cylinder by model experiments, the variations of the angle of rotation θ of a cylinder with effective anti-overturning ratio η and moment MH of thrust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study, the critical value of deflection of the cylindrical structure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Meanwhile,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deflection of cylinders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30.
太平洋海温场与东亚温带气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太平洋海温场与东亚温带气旋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温场与东亚温带气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这种影响关系有很强的持续性。有些海域,例如黑潮区与气旋之间存在着交替影响的关系。对2月气旋与海温之间相互影响过程的初步分析表明,海温与气旋的相互关系是与西风带环流及海流等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