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大气科学 | 35篇 |
地球物理 | 206篇 |
地质学 | 255篇 |
海洋学 | 37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2篇 |
自然地理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4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高温高压下地壳物质电导率的实验室测定是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可能形成地高导层,在不同构造环境和深度下这些机制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解决中地壳高导层成因的水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地下壳、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甚至持定的干的下地壳岩石都可解释大地电磁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量的实测资料为依据,总结了岩矿石电磁频散的规律性。结合电磁波勘探方法中的实际问题,讨论了频散对相位常数α和吸收系数β所产生的影响及误差。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对频散进行校正的必要性,并且给出了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13.
电法地球化学方法快速寻找隐伏矿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一些矿区勘探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该方法具有经济快速的特点,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几种电法仪器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介绍了几类物探电法仪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强调了物探资料的合理解释必须与地质认识相结合的重要性,物探工作要做实做细,对物探原始资料要选择合理的方法与参量进行计算处理,结合一些具体的勘测实例,说明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以甘肃临泽荒漠绿洲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温度、含水量、电导率及蒸散量的野外观测,在植物生长期和冻融期分别深入分析水热盐耦合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水热梯度对盐分运移及其分布格局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整体呈现出春夏季逐渐升高、秋冬季降低趋势。在冻结期,土壤表现为脱盐状态,表层电导率由2.8 mS·cm-1降到1.2 mS·cm-1;而在消融期为积盐状态,表层电导率由1.2 mS·cm-1升到3.7 mS·cm-1。在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波动较为剧烈,表层含水量27%~43%,表层电导率3~5.5 mS·cm-1,土壤脱盐、积盐反复出现。全年蒸散量总体呈单峰变化趋势,年蒸散量507 mm;土壤电导率与蒸散量呈正比关系,与地下水位呈负相关关系;蒸散发作用是土壤表层积盐的主要驱动力,而地下水波动影响着湿地脱盐、洗盐过程。因此,荒漠绿洲湿地土壤盐分累积过程是水分运移和热量传输过程发生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暴时电离层电流分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经验模式提供的各种参数, 通过电离层电流连续方程, 计算出强磁暴条件下6月至日和12月至日内, 磁纬±72°和磁地方时00:00~24:00之间电离层电场、电流等的分布. 计算中考虑了地磁和地理坐标间的偏离; 除中性风场感生的发电机效应外, 还包含了磁层耦合(极盖区边界的晨昏电场和二区场向电流)的驱动外源. 结果表明, 6月至日时, 磁层扰动自极光区向中低纬的穿透情况在南、北半球内基本接近, 北半球内略强; 但12月至日时, 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 南半球的电流穿透远强于北半球, 而电场的穿透则是在北半球更强. 无论南北半球, 在中高纬地区, 午夜至黎明时段出现较强的东向电场分量, 其[WTHX]E×B[WTBZ]的向上漂移效应, 正是解释我们以往不少研究现象中所期盼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随时间变化的对流模式,讨论了电导率日夜不均匀性对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及大尺度场向电流日变化形态的影响,以Senior-Blanc随时间变化的简单模式为基础,计入电导率日夜变化加以发展,对驱动势随时间变化为阶梯函数的情况进行了讨论。修正模式表明电导率日夜不均匀性对磁层-电离层弛豫过程产生影响,在不同地方时,二区场向电流发展状况不同,达到平衡时间也各异。在某些条件下,中午前后甚至可能达不到平衡。模式计算给出的电位及场向电流图象与观测基本特点相符。这说明S-B模式反映了电场耦合中的主要物理过程,也表明电离层电导率日夜变化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金刚石对顶砧压腔静高压技术,对氧化镍、二氧化钛在0—32GPa压力范围内的电导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电导率-压力关系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与同一物质的高压相交点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