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2010/2011年秋冬季中国淮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显著偏少,无降水时间长,致使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受灾严重.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51年1月至2011年1月中国160站降水月平均资料和2010、2011年以及多年平均的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包括逐日资料和月平均资料,分析了干旱灾害的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这次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欧亚中高纬度存在稳定的准静止环流系统.东亚大槽维持在日本东北部,高原西侧上空为稳定的高压脊,中国大陆长时期处于东亚大槽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下;从亚洲西部过来的扰动系统不易东移到东亚上空,强度偏弱;此外,北非、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中国大部冬季风异常盛行,来自海洋上的水汽不易到达这些地区.  相似文献   
182.
183.
淮河上游干流径流量对不同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颖  高超  张勋  许莹  李鹏 《水文》2017,37(3):22-28
基于淮河流域上游地区8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日降水量与温度数据,通过改变降水量和温度建立25种气候情景,利用SWIM水文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径流量进行模拟,分析了淮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对不同气候要素变化的敏感性,有利于该地区旱涝灾害的及时预警。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上游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大,在仅考虑降水量和温度的情况下,径流量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处在1.7012~2.1358范围内,而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弱,三个站点径流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处在-0.0499~0.1547范围内;研究区在研究期内降水量变化对径流量的变化贡献较小,由大坡岭向下游依次为-0.0014,-0.0052,-0.0009,温度变化对径流量的贡献较大,由大坡岭向下游依次为0.0828,0.0152,0.0039,径流量对气候要素的响应不仅由其对气候要素变化的敏感性决定,也受到气候要素变化幅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4.
任明伟  单正翔  朱雄鸣 《水文》2000,20(2):53-55
分析了淮河干流小柳巷水文站全沙的组成及运动规律,结果是全沙多为粉砂、砂,年内分配较为集中,年际变化较大,输沙量大部分来自淮河中上游.悬移质输沙率所占比重远大于推移质输沙率,两者关系相关较好,可用悬移质输沙率推求推移质输沙率,最后得出全沙.  相似文献   
185.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 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 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ia italica)、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莲属(Nelumbo)以及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磨盘、石磨棒表面附着淀粉粒种类的多样性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多种需要碾磨或脱壳的植物果实或块根块茎。粟、水稻、小麦族及栎属等淀粉粒的同时发现也表明, 农业种植和采集是唐户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途径。此外, 根据粟的淀粉粒在实验选取样品表面普遍出现的情况, 同时结合邻近的贾湖遗址植物考古和生产工具研究结果来看, 以粟种植为主, 水稻种植为辅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已成为唐户先民经济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6.
熊张东 《安徽地质》2023,(3):224-228+269
蚌埠金鹏玖玖广场项目临近淮河,基坑深度达9.8 m,基坑深度范围存在较厚杂填土和多层深厚淤泥质土,淮河水位变化大,基坑降水难度大,整体稳定性受多方面制约。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从放坡至桩锚支护不断进行理论上优化,并对合理可选用的两种桩锚支护进行造价的比对,选取最经济合理的桩锚支护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和操作要求,并通过严密监测,确保基坑工程安全,保护了周边道路和管线。  相似文献   
187.
樊荣熹 《水文》1992,(2):47-49
一、设计枯水径流量计算及地区综合本次选择区域内鲁台子、蚌埠、毫县、蒙城、界首、阜阳、杨桥和横排头8个主要测站,根据水质评价的要求及对工程枯季蓄水的影响,选择了年、连续最枯三个月、最枯月为计算时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8.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黄河夺淮期间淮河入海河口的动力条件,地貌特征及其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历史埋藏因大量多泥潲黄河径流汇入,淮河河口径流量,输沙星增大量多泥潲但不同时期输泛滥生又受黄河下游反复进行的淌程淤积的影响的有变化,淮河品是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其往复潮流和沿岸流系统家利于入海泥沙扩散,淮河口呈上窄下宽的喇叭口形,口门内、外侧分别发育有大规模拦门潲及水下三角洲,河口估中道具有典型的弯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