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了山西数字测震台网EDAS-24IP+BBVS型数字地震仪传递函数的特征和测定方法,对地震仪阶跃标定及正弦标定计算分析,得出台站工作状态、地震计周期、阻尼、主零极点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数字地震仪的频带范围、通频带的平坦程度、三分向幅频响应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台网的系统特性是稳定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92.
通过测震台网网络技术平台,分析其系统构成及虚拟台网、3G无线传输、远程网络监控等技术在陕西测震台网的应用.该平台的建成,提高了测震台网运行质量及流动测震台网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省、市测震台网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对进一步提升地震部门地震响应能力、完善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山西“十五”测震台网正式运行的32个子台的环境地噪声分析计算,得到各子台的背景噪声地脉动速度均方根(RMS值)、观测动态范围、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子台环境地噪声水平基本符合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根据2008-2011年的变化动态,各子台环境地噪声水平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4.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  相似文献   
95.
从系统的设计、软件的编程等方面介绍了测震台网资料快速产出系统的开发,并对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表和字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对系统的功能与开发的意义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6.
新疆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测震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袁顺  段天山  冉慧敏 《内陆地震》2009,23(2):174-179
介绍了新疆测震系统中的各类台站在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通信条件下的科学构建,固定台站、和田台阵及流动台网采用了不同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台网中心对采用各类传输方式的数据进行实时接收、存储、共享分发以及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97.
邱扬 《四川地震》2009,(3):20-24
通过对台站观测资料评比标准变化的分析比较,认识到要提高测震观测资料的质量就要在震相分析、震级测定、单台报告和数据报送4个方面做好工作,就要注意地震初至波到时精度在地震观测质量中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仔细调整观测仪器系统状态,核准本台台址的经纬度和高程参数,注意时间服务精度,使得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同时提出改善地震初至波到时精度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98.
针对辽宁省现行的流动数字测震台网设备及各个部件比较离散、部分体积较大等不足之处进行高度的系统化集成,使整个应急流动数字测震台网系统更加完善、设备安装及运输更加便捷、缩短设备架设的时间、降低故障点,从而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地震监测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十五"辽宁数字测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建设过程,以及台网建成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提高震级测定值的稳定性,保证地震资料产出质量,利用四川数字测震台网2008年10月-2012年4月 MS ≥4.0近震记录,分析造成震级偏差的原因,并总结四川测震台网单台震级偏差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