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25篇
  免费   7214篇
  国内免费   2067篇
测绘学   661篇
大气科学   1789篇
地球物理   29321篇
地质学   7601篇
海洋学   1575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1588篇
自然地理   609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796篇
  2022年   1066篇
  2021年   1262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1568篇
  2013年   1373篇
  2012年   1726篇
  2011年   1567篇
  2010年   1531篇
  2009年   1749篇
  2008年   1762篇
  2007年   1375篇
  2006年   1461篇
  2005年   1354篇
  2004年   1341篇
  2003年   1355篇
  2002年   1457篇
  2001年   1367篇
  2000年   1206篇
  1999年   1181篇
  1998年   1143篇
  1997年   1185篇
  1996年   1246篇
  1995年   1293篇
  1994年   1164篇
  1993年   1190篇
  1992年   1196篇
  1991年   1042篇
  1990年   939篇
  1989年   672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42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20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毛桐恩等(1995, 1998)在研究唐山等大地震孕育过程中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变化时, 取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  相似文献   
972.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4,26(2):228-229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973.
巴基斯坦北Potwar形变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巴基斯坦北Potwar形变区是西北喜马拉雅褶皱逆冲带前陆区的一部分,绘制了该区的地震活动性图. 与相邻地区比较,该区地震并不活跃,没有显示出与地表地质构造相关的清晰地震活动图象. 做出了4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结果表明,有3次地震是左旋走滑断层活动,另一次地震是逆断层活动. 地震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向为NW-SE和NE-SW. 现今的构造形变很可能也包括基底的形变.   相似文献   
974.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4,26(3):340-341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975.
田建明  徐徐  谢华章  杨云  丁政 《地震学报》2004,26(4):432-439
通过对江苏地区及南黄海海域历史地震资料特点分析,将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并对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地理分布特征及构造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① 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绝大多数中强以上历史地震类型为相对安全类,仅有13.8%的中强以上历史地震为相对危险类;② 江苏陆地、长江口以东海域和南黄海北部坳陷地区以相对安全类地震为主,苏中沿海南黄海海域地震类型分布较为复杂,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地震类型比例基本相当;③ 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实况非常吻合,反映本区地震活动具有继承性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江苏省地震应急工作中震后早期趋势判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6.
石燕  王斌 《青海气象》2004,(2):48-50
本主要介绍湖北省人影信息分析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流程,并对开发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如图片及数字件等的收集提炼,人影作业指挥结论的得出以及资料的存储等进行阐述,可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77.
978.
单新建  柳稼航  马超 《地震学报》2004,26(5):474-480
利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获取的宏观震中区的同震形变场,结合对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野外考察等资料分析,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宏观震中位于库赛湖东北侧,宏观震中区发震断层可分为两个形变中心区域,其中西段长约42 km,东段长约48 km,整个发震断层主破裂段长90 km;由干涉形变条纹分布格局可清楚地判断出发震断层的左旋走滑特征;断层两盘变形特征不同,南盘变形程度明显大于北盘;宏观震中附近最大斜距向位移量为288.4 cm,最小斜距向位移量为224.0 cm,宏观震中发震断层最大左旋水平位错为738.1 cm,最小地面左旋水平位错为551.8 cm.   相似文献   
979.
观测应变阶在地震应力触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泽华  石耀霖 《地震学报》2004,26(5):481-488
对中国钻孔应变台网观测到的昆仑山口西MS8.1大地震的应变阶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很多观测值与静力位错理论计算值不符合;② 北方地震较活跃地区的很多台站观测到异常大的应变阶,而南方构造运动较不活跃地区的台站虽然也观测到地震波动,但是应变阶不明显. 由此推断,地震的触发(可能是动态触发)作用对远场的实际地震应变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远场的构造活动(可能是断层活动)是否曾被地震触发,可能决定当地的应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对昌平台1999年3月11日张北地震与1999年11月1日大同地震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对实际地震应变变化有直接影响. 这证明观测到的异常大的地震应变阶可能是地震触发了当地的断层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980.
吴忠良 《地震学报》2004,26(5):489-494
1979年Imperial Valley地震、1989年Loma Prieta地震、1992年Landers地震、1994年Northridge地震、1995年阪神地震的地震断层面上的位错分布,满足分段的Gutenberg-地震位错 Gutenberg-Richter定律 b值Richter定律. 对于小位错,b值约为1;对于比较大的位错,b值大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