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54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22.
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林  李家灵 《地震研究》1991,14(2):132-140
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几年来山东省地震局在工程地震工作中采用的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的方法。几个典型实例证明,这一方法在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中是行之有效的,获得了良好的、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同时讨论了与这一方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3.
胡军  蔡仲琼 《内陆地震》1991,5(1):76-78
乌鲁木齐拥有130余万人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褶皱带与准噶尔盆地间的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上,是构造复杂、断裂纵横、活断层发育、有感地震较多并有破坏性地震伴随的构造部位。近几年来,在市郊多处不仅发现活断层断错第四系、断错冲洪积扇、断错山脊、断错水系,还发现地震地表断层、地裂缝、滑坡、塌陷及沙土液化等古地震遗迹。据历史地震资料,1934年8月7日东道海子6级地震震中距离市中心88km;人们记忆犹新的1965年11月13日博格达山6.5级地震震中,距离市中心45km,近30余年来,中小地震活动频繁。 导致强震发生的活断层在乌鲁木齐市区展布状况怎样?由于第四系和城市各种建筑设施  相似文献   
24.
种瑾  米丰收 《内陆地震》1991,5(2):155-160
利用JM—3型数字金膜测汞仪对渭河盆地活动断层进行壤中气汞测量,取得了初步结果。认为,壤中气汞异常与活动断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测汞寻找隐伏活动断层,判定断层活动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26.
甘肃古浪、景泰活断层上的树木地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斌  刘百篪 《地震地质》1995,17(2):139-147
在树木地震学测年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沿古浪活断层西段鉴定和评价了数百棵树。对树木生长速率及年轮比率低值偏离的3种类型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结果表明:断崖上被破坏的青海云杉中,记录的结构和生长速率异常,可以归因于1927年5月23日古浪8级大地震的影响。从而为古浪地震断层的判定提供了准确的年代证据。并将前人认为的古浪地震断层位置向冷龙岭北麓南移了30余公里。用该方法在老虎山活断层上对1888年11月2日景秦61/4级地震破裂带定年,再次获得成效  相似文献   
27.
阿尔金活断层的古地震与分段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国瑜 《第四纪研究》1995,15(2):97-106
活断层的破裂过程往往是通过多个独立破裂段落的组合而进行的。活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上各个稳定的独立破裂单元的识别。这是深入认识断层的活动习性特征和进行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的重要途径。古地震资料是识别破裂单元最直接的依据。本文在根据障碍构造对阿尔金活断层进行几何结构分段的基础上,结合古地震资料的分析进行了破裂分段的识别,划分了11个破裂段。在约20000年来各个段落活动时段、强度、古地震复发间隔都有所不同。总趋势是由西向东逐渐减弱。在约4500—2000aB.P.存在一个各个段落都比较活跃的阶段。这与沿青藏高原边缘的一些活动带上揭露出的情况很相似,看来这是与整个高原的构造活动在这个时段曾有所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28.
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M≥6)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晁洪太  李家灵 《地震研究》1995,18(2):188-196
本文总结了山东及其沿海地区M≥6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发现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活动很少发生在新构造单元内部,而是主要集中于新构造单元边界上,活动断裂对强震具明显的控震作用,不同活动时代,不同切割深度断裂,其控震能力不同,活动断裂交汇处是发生强震较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29.
渭河盆地东部地区的活断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讨论了渭河盆地东部地区六条主要断裂的活动情况。指出这些断裂现今活动以倾向滑落为主,同时兼有一定分量的左旋走滑运动  相似文献   
30.
地震地表破裂带调查表明,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的破裂长度为 426km,最大水平位移6m左右,地震破裂位移的分布明显地受断层活动段控制。该次地震的破裂长度远大于统计值,文中应用地壳极限线应变的概念,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内部几次走滑型强震的地震破裂最大位移与破裂长度的关系,论述了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中各次级段破裂的相对独立特征,认为该次强震不是一次整体性破裂事件,而是由连续触发的几次地震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