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泰国、老挝和越南白垩纪沉积全属非海相,它们广泛分布于泰国北部、东北部、西南部和南部,老挝北部、中部和南部,越南东北部、西北部、中部和南部。泰国南部的白垩纪地层分为Lam Thap,Sam Chom和Phun Phin组;其他地区,特别是西北部的呵叻高原地区的白垩系属呵叻群的Phra Wihan,Sao Khua,Phu Phan,Khok Kruat,Maha Sarakham及Phu Thok组。在老挝,万象盆地的白垩系由老挝呵叻群的NamSet,Phu Phanang,Ban Ang,Champa和Ban Thalat组与丰洪群的Thangon和Saysomboun组组成;沙湾拿吉(东兴)盆地的白垩系由南通(河)群的Nam Phouan,Nam Xot,Nam Noy和Nong Boua组组成。越南的白垩系在西北部分为Nam Na,Yen Chau,Van Chan和Ngoi Thia组,东北部为Ban Hang组,中部分为NhaTrang,Mu Gia和Dong Dzuong组,南部则为Phu Quoc组。三国白垩系的岩性普遍以红棕色至浅灰色砂岩、砾(岩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砾岩为主。泥岩中具有钙质结核和硅结砾岩,但盐和石膏仅见于Maha Sarakham,Saysomboun和Yen Chau组内。过去,这些白垩纪地层的生物地层没有经过详细研究。根据地层层序和化石对比,在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和南部半岛地区及老挝南部沙湾拿吉(东兴)盆地中识别出了2个标记非海相白垩纪的类三角蚌类化石组合:阿普特期(但可上延至阿尔必期)的Trigonioides(Trigonioides)kobayashi-Plicatounio(Guangxiconcha)suzukii组合,阿普特阿尔必期(但主要为阿尔必期)的Trigonioides(Diversitrigonioides)diversicostatus-Pseudohyria subovalis组合。越南中部可能也产早白垩世阿普特阿尔必期的类三角蚌类双壳类Plisatouniosp.-Trigonioidessp.组合。通过双壳类组合,并结合包括孢粉和恐龙在内的其他化石的对比,泰国北部和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中部的非海相白垩纪地层得到了定年和对比,从而揭示了东南亚非海相白垩纪盆地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62.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1,30(4):765-766
关于泰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架近年来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是从板块构造学的角度,认为泰国在前寒武纪就分属于2个地体,东部属印支板块,西部归马来巽他板块的一部分。后者两侧为海槽,古生代以来接受了巨厚地槽相沉积,晚石炭世开始受古特提斯运动影响,古陆两侧开始增生扩大而海槽范围则逐渐缩小,直至中三叠世特提斯运动后海槽基本封闭了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五国及毗邻的中国西南地区地层的对比研究,依据研究区构造演化、沉积岩石组合和古生物群特征将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冈瓦纳型的印度地层区、过渡型亲冈瓦纳的滇缅马地层区、过渡型亲华南的印支地层区、属劳亚大陆的扬子地层区和华夏地层区。论述了地层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对各地层区间做了沉积演化对比,进而阐明了区域的重要构造事件与洋盆沉积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64.
从岩相学特征、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多方面分析清迈带洋脊/洋岛玄武岩的东侧分布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P2—T1)火山岩认为其具有陆缘弧火山岩特征。火山岩组合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流纹岩;火山岩系列以钙碱性系列为主,拉斑系列次之;火山岩的化学成分以高Al2O3为特征,稀土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右倾斜型;微量元素大阳离子元素富集,普遍富U,Th亏损Ti,Cr和P;岩石化学投点均落在岛弧火山岩区,与中国澜沧江带陆缘弧火山岩投点相一致。该陆缘弧火山岩带与清迈带的洋脊/洋岛型火山岩构成了成对分布的洋脊火山岩-弧岩浆岩带,指示清迈带洋壳向东俯冲。  相似文献   
65.
东南亚缅泰老越柬五国与中国西南邻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与西太平洋构造域相交接地带,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造就了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近年来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及中国邻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及矿产研究,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本文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一级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3个二级成矿省(滇缅马成矿省、印支成矿省、扬子-华夏成矿省)和17个三级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的地质及成矿特征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66.
在沈阳城的西北部有一条闻名遐迩的街道——塔湾街。每当人们从这条街上走过,或提起他的名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这座驰名中外的辽代舍利塔。该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是目前沈城惟一保存完好的辽代古塔,是辽宁省和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之久远堪称第一。  相似文献   
67.
北川县概况     
《中国地名》2009,(11):77-77
北川位于四川省绵阳市西北部,属四川盆地平丘至高原的过渡带。境内海拔540~4700米,总面积28692平方千米,其中农业人口14.1万人,有羌、藏、回、苗、壮、彝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0.5%,辖16个乡(镇)。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安县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县。  相似文献   
68.
宋宏健 《地球》2009,(5):90-92
站在一块大石上,我就摸住了天。一块石头就是一座山,你说是大呀不大。这一片各自独立、没有裂隙的大石头,就堆放在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它的名字叫武夷山。  相似文献   
69.
南海西北部是我国海洋油气的重要基地.为了研究该区前新生代尤其是中生代油气资源潜力,本文以岩石物性的差异为基础,建立地质界面与物性界面的联系,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来分析目标物性界面的分布特征.在地震资料控制浅层沉积结构的约束下,根据重力资料,通过小波分析位场剥离等方法得到剩余场,由Parker界面反演法反演计算了研究区的重力基底,结合新生代沉积分布得出中生界分布特征并给出了中生代残留盆地的可能分布范围,为分析研究区中生代油气资源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12月26日发生40年来最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另有上百万人流离失所。灾难波及七个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与马尔代夫。海啸灾区有: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印度南部泰米尔邦、奥里萨邦、安达曼邦和尼科巴群岛;马来西亚北部巴图、马尔维斯塔、柏恩维拉和迈阿密滨海地区;斯里兰卡东北部沿海城镇;泰国南部泰南普吉、甲比、攀牙、董里等七个省。这次地震和海啸灾难对东南亚几国的渔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各国水产品的贸易与出口。上述七个国家,渔业生产在本国经济中占有重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