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33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本研究采用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已在第Ⅰ部分论述。作者将对与垂直环流对应的温、盐结构进行分析。温度和盐度模拟结果表明:冬季东海沿岸海区的温、盐分布均为近岸低、外海高;近岸温、盐呈垂直均匀分布,在外海出现分层,其温度为表层高、底层低,而盐度却为表层和底层高,中层偏低,长江口以南的近表层以下形成自近岸伸向外海的弱低盐水舌;长江冲淡水区及长江口以北和其以南外海的近表层有温、盐跃层生成,深底层温、盐呈均匀分布,且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北往南纬度的降低,岸坡和水深的增大及沿岸下降流的增强,温度和盐度自近岸至外海的垂直均匀分布跨度逐渐变窄;外海近表层的温、盐跃层强度自北至长江口逐渐增强,而自长江口至南逐渐减弱,其位置自北往南逐渐上移;冬季沿岸下降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厚。夏季海区的温度分布为近岸和外海高,近岸稍远出现冷水涌升,垂向上呈现显著分层,盐度分布为近岸低、外海高;长江冲淡水区及杭州湾以南外海的次表层存在温、盐跃层,其跃层以上出现混合层,且保持高温低盐特征,跃层以下温、盐大致呈均匀分布,并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南往北纬度的增高、岸坡和水深的减小及沿岸上升流自南至长江口和自长江口至北的增强和继而减弱,长江冲淡水区的温、盐跃层强度自南至长江口逐渐增强,而自长江口至北逐渐减弱,外海次表层的温、盐跃层强度却自南至长江口逐渐减弱,自长江口至北又逐渐增强,其温、盐跃层的位置自南往北逐渐上移;夏季沿岸上升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薄。  相似文献   
12.
冬季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期间的遥感数据,包括AVHRR海表层温度、QuikSCAT风场和风应力数据,在分析4年内月平均遥感温度场和风场特征与历年现场观测所获得的认识一致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002-008天这一连续晴空的时段,尝试建立简单的沿岸冷水影响面积表征方法,初步探讨了冬季台湾海峡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是决定冬季台湾海峡海表层温度逐日变动的关键因素,日平均SST与风应力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0。采用温度法(SST≤17℃)和温度空间距平法(≤-1℃)表征的浙闽沿岸水影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影响面积的逐日变动与风应力显著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0和0·91。  相似文献   
13.
黄海及其边缘,经历史地震资料整理,地震参数估定与编目,截至1949年8月,共有M≥3级地震2187次,其中M≥43/4级地震259次,资料显示大致有三个相对集中活跃区,16世纪曾有过历史地震活动高潮。  相似文献   
14.
李明  张杰 《地球科学进展》1996,11(3):321-322
北大西洋沿岸计划(NASP)的目标北大西洋沿岸计划(NASP)是IGCP253项(更新世的上界)的主要子项目之一。它涉及到最后一次冰期-间冰期过渡期间北大西洋毗邻区内环境变化的历史。本文对IGCP253项的组织和目的做了简单概括的介绍,并根据北大西洋...  相似文献   
15.
晚白垩世中国东南沿岸山系与中南地区的沙漠和盐湖化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陈丕基 《地层学杂志》1997,21(3):203-213
晚白垩世在中国东南沿古太平洋西岸地区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沿岸山系,其山峰高度在3500—4000m之间,东西宽度近500km,挡住了东来的暖湿气流,使中南地区云梦泽内陆水域的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变成了一个热带—亚热带干旱、炎热的半沙漠和盐湖地区,这一古地理和古气候格局一直持续到早第三纪末才开始改变。  相似文献   
16.
leithian 《海洋世界》2014,(10):18-21
<正>说起地中海,首先想到的,是满满的异域风情和浪漫。来到这里,确实会有一种到达世界中心的感觉。地中海,像是一个世界的交通枢纽。这片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在世界地图上实在是块不大的地方。热情似火的西班牙巴塞罗那、浓郁阿拉伯风情的埃及亚历山大港、世界文明发展的代表之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三种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同在地中海的沿岸。历史,赋予了地中海沿岸讲不完的故事。从迦太基人与罗马人的地中海霸  相似文献   
17.
沈婷婷 《海洋世界》2014,(10):38-43
<正>提起地中海,除了如画的风景,别致的建筑之外,最先想到的就是让人食指大动的美食了。健康的橄榄油、爽口的蔬果、醇厚的乳酪……还有最新捕捞的各色海鲜。地中海美食泛指希腊、西班牙、法国南部和意大利等位处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各国的美食品种。因为临海,海鲜当仁不让地成为地中海美食中的  相似文献   
18.
刺参夏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又称仿刺参,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1,2],主要分布于北纬35°到44°的广大西北太平洋沿岸,北起俄罗斯的海参威,经日本海、朝鲜半岛南部到中国黄、渤海[3,4]。据报道,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是该物种在中国分布的最南界[5]。刺参是典型的温带种类,在其生活史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生态习性:当夏季海水温度升高到一定范围后,刺参即迁移到海水较深、较安静的岩石间不动不食,这种现象称为“夏眠”(aestivation)。日本学者Mit-sukuri[6,7]最早观察到刺参的这一现象并提出了夏眠…  相似文献   
19.
Shuangtaizi estuarine wetland along the Bohai Sea coast,the biggest bulrush wetland in the world,has been listed in ‘The Record of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Wetland Conservation District’. Taking the year of 2 000 as an example,the minimum,the most suitable and the maximum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Shuangtaizi estuarine wetland are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both ecological theory an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In addition,th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is adopted in the data acquisi...  相似文献   
20.
看一眼列宁格勒区的地图,不难发现,芬兰湾北部沿岸的海岸线被切割得极深。大量的岛屿、礁石、半岛和海湾形成了芬诺斯坎迪亚典型的断崖地貌景观,后者被认为是芬兰湾北岸自然组合的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