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6篇
  免费   2145篇
  国内免费   2358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725篇
地质学   9336篇
海洋学   210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603篇
自然地理   923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较系统的介绍了喷气-沉积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分类、找矿标志及目前国内外地学界对该型矿床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72.
生物气候带对土壤中锰的赋存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维新 《地理科学》1995,15(4):368-373
  相似文献   
973.
运用氧化还原电位法定量研究煤系地层的沉积地球化学相(环境)。通过研究,将山西组含煤岩系划分成四个沉积旋回和四个沉积地球化学相(氧化还原过渡相、还原相、强还原相、超强还原相),主要煤层分布于第一沉积旋回结束期超强还原相的泥炭沼泽阶段。  相似文献   
974.
天山石冰川的形态与发育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耕年  熊黑钢 《地理科学》1995,15(3):226-233
  相似文献   
975.
盐沼的侵蚀,堆积和沉积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钟  陈吉余 《地理学报》1995,50(6):562-567
最近国外对盐沼侵蚀,堆积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包括野外短尺度详细的沉积过程观测,室内物理模拟的深度和数学模拟的不断应,本文对此作了综述。这将加深人们对盐沼如何响应海平面、潮型、泥沙供给和波浪气候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976.
东营盆地始新统沉积体系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蔡进功  姜秀芳 《沉积学报》1995,13(A01):27-37
东营盆地中,上始新统沉积旋回或划分出五个亚层序,六种沉积体系和十一种相带,从下向上按三个发育阶段演化。盐湖期广泛发育碳酸盐盐岩体系;咸水深湖期是各类沉积体系发育的鼎盛时期但以湖相体系和重力流体系发育最佳;淡水浅湖期发育三角洲体系和河流体体系。  相似文献   
977.
利用测井相分析、岩心观察、粒度及古生物分析等资料,从沉积特征,主要是岩性的纵、横向变化方面,论述了东营凹陷东营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及其分布与演化。认为东营组在上可以划分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4类沉积体系(其中河流沉积体系发育有正常河流沉积体系和辫状河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只发育有滨浅湖亚相沉积);在垂向上湖泊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至东营组  相似文献   
978.
直角分水口水流形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水口前水流形态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分水口前不同水深处的平面流场,初步给出了分水口前水流的运动形态,分析了分水宽度沿水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9.
一个高分辨对流层物质交换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酸沉积模式(RADM)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高分辨对流层(TL)物质交换模式(EM3)。EM3在以下五个方面明显不同于RADM:第一,增加行星边界层(PBL)的垂直网格层次;第二、TL内考虑分层的垂直涡旋扩散系数型;第三,使用TL内分层的水平涡旋扩散系数型;第四,采用包含有植物冠层垂直结构影响的新干沉积速度型;第五,使用数值扩散小的二阶矩守恒平流格式.用EM3和RADM对OSCAR Ⅳ实例作对比模拟,结果表明EM3能更好地预测出TL内的三维物质分布规律,在同样条件下,两模式预测的PBL低层中心浓度比值均大于1.8,最大值可大于3。  相似文献   
980.
晚更新世以来东昆仑山区黄土沉积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布于东昆仑山北坡、发育于距今约24kaB.P.以来的高海拔黄土提供了东昆仑山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完整记录。根据黄土岩性、粒度、重矿物及其地磁分析,结合本区内的古冻土研究结果,东昆仑山约24kaB.P.以来经历了晚更新世末寒冷期(24~10.7kaB.P.);早全新世转暖期(10.7~8.8kaB.P.);中全新世暖湿期(8.8~6.0kaB.P.);中全新世暖干期(6.0~4.5kaB.P.);全新世后期(4.5kaB.P.)以来等气候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