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1026篇
海洋学   456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status of water quality in two disused man made lakes, which have potential for cage aquaculture project.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quality of water analyzed with reference to various physical - chemical parameters in two selected lakes and their suitability for fish farming. A number of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including the amount of NH3 - N, NO3 - N, NO2 - N and total phosphorus while in - situ measurement including DO, pH, temperature, conductivity, TDS and Secchi disk visibility. Beside the physical -chemical of water, the location, morphometry and climate conditio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chemical data analyzed for six months indicated that Lake A and Lake B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DO, slightly neutral pH and low TSS. The concentration of NH3 -N and NO2 -N was very low (0. 058 mg/L and 0. 04 mg/L, respectively) and total phosphorus was usually in low concentration and sometimes would seem negligible. Besides, NO3 - N occurred in slightly higher concentration (1.75 mg/L).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d that the study site has high potentiality for development of inland fisheries practices.  相似文献   
92.
元江-红河跨境水质环境问题和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河干流不同污染流域,设立5个环境监测断面,同时选定人烟稀少、无工业、自然条件良好的李仙江加禾断面为对照。利用1999~2002年对水质影响大的DO、COD、BOD5、NH 3-N、NO3-N、NO 2-N、Cu、Pb、Cd、T-P、石油类及SS 12项污染物,均在枯、丰、平3个不同水期采样监测,将监测结果做数理统计分析,研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并得出:出境断面NH 3-N平均含量高达0.18~0.86m gL/,T-P高达0.045~0.315m g/L,SS高达69~3412m gL/,从而提出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城市水网改造及控制含磷洗涤剂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水质关键因素光谱遥感监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爱红  董广军  周亚文  袁汝青 《测绘科学》2016,41(11):61-65,141
针对传统水体水质分析方法过度依赖于实地测量和实验室化学分析,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不高的问题,从水质遥感监测数据获取手段、典型反演监测模型、不同水体光谱遥感监测应用状况、水质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及前景等方面分析归纳了使用遥感技术监测水质的新方法。从可用数据类型、数据特征等方面对水质遥感监测数据获取的3种主要手段进行了比较;从复杂程度、使用场景、优缺点等方面对4种典型的反演模型进行了归纳;对遥感数据和模型在Ⅰ类和Ⅱ类水体应用中的常用组合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4.
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区域水资源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水权交易作为解决当今世界严峻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水权交易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对水生态和水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然而关于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尚未有系统的梳理。总结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的4个重点研究方面:可交易生态环境水权的研究、水权交易对水量、水生态、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未来应当加强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进一步提升水权交易对水质、地下水、退水、陆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明确不同交易类型的不同影响,还应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长兴岛碳酸盐岩区占整个岛的44%,受降雨、岩性、构造等条件的影响,岩溶较发育,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且水质较好,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在收集大量基础地质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钻探、抽水试验成果,分析了从上至下5层岩溶带的发育特征、赋水性规律及补、径、排条件。同时考虑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概算,及成井条件、水质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6.
本文综合怀柔应急水源地开采期间开采量、水质等系列动态监测资料,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以及引起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随着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中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等含量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浅层地下水年际增速较快,深层地下水年际增速较缓。另外,利用同位素分析技术识别地下水中NO3-污染的来源,分析结果表明,NO3-主要来源是人工化肥和中水/污水,经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用转为硝酸盐。针对怀柔应急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为保障供水安全,提出了改善地下水水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立足我国当前海洋生态在线监测的发展情况,文中主要论述了开展海洋水质在线评估的可行性。理论上分析了在线评估的技术基础和评估对象,认为稳定可靠的综合在线监测系统是实现海洋生态在线评估的技术基础,而在线监测获取的监测数据是在线评估的主要对象。还对在线估软件的基本设计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线评估软件可实现海水水质等级实时分析、参数测量结果的实时展示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指标的实时计算。在线评估充分体现了实时、在线的特点,可满足用户对海洋水质状况实时获取的需求。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开展海洋水质在线评估工作面临的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有限的在线监测要素制约了在线评估数据产品的丰富和多样性,二是在线监测和在线评估工作与现行海水水质测量和评估标准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98.
崔瑜  吴泰然  周磊  周瑞静  杨巧凤 《地质通报》2018,37(7):1365-1373
为了探讨在再生水地表回灌条件下,再生水对地下水中氨素和主要盐分浓度变化的影响,选取现实存在的清河再生水湿地公园为例,以氨氮、Cl-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Hydrus-1D溶质运移模型和Modflow、MT3DMSD耦合地下水模型,模拟了再生水长期利用后的地下水氨氮和Cl-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再生水到达包气带底部时,水中氮氨、Cl-离子含量高于研究区潜水地下水中的相应指标含量,氨氮超出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预测5~20年后,潜水中氨氮超标面积不断扩展,20年后将达14km2,氨氮超标垂向延伸至第一层弱透水层;Cl-离子在潜水中不超标,但在湿地公园周边浓度有所增加。湿地公园再生水的长期地表回灌将给当地地下水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
杨大兴 《地下水》2018,(6):54-55
营口市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在辽宁省盖州市的熊岳地区,通过物探和化验,基本查明该区域热矿水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水质动态变化规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掌握了热矿水的分布及储量,结果表明:热矿水含水层可分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白垩纪砂砾岩裂隙溶洞承压热矿水及侏罗系碎裂花岗岩裂隙承压热矿水三种类型,该区域热矿水水质无色透明,属高温、低矿化度的硫酸盐矿泉,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氡、偏硅酸、硫、氟、硫酸根等多种矿物质。该区域热矿水的开发利用主要用于旅游度假领域,开发热矿水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影响较小,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较小,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0.
梁坤 《地下水》2018,(5):64-66
水体质量是水资源的生命,实施水体监测与水质综合评价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为掌握河北燕山南麓流域水环境特征,对区域内的桃林口、石河、洋河、陡河和邱庄等5个水库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水质矿质含量高、硬度大;水体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为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城镇化和工业发展对区域水资源产生了影响,资源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采取科学的水污染质量和保护措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