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测绘通报》2015,(4):37
<正>《测绘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测绘学报》编辑部编辑,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反映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居中文核心期刊测绘地理信息类前列,是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并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测绘地理信息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33.
34.
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1980~2017年的地面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按照四川盆地寒潮业务标准统计分析了38年四川盆地出现的77次区域寒潮特征及其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近38年四川盆地区域寒潮频次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增速为0.18次/10a,而强度呈显著增强趋势,增速为1.14℃/10a;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表现为弱的升高趋势,且冬季比春、秋季升温趋势显著。寒潮天气过程中24h内主要表现为最高气温的下降,最低气温普遍下降不明显且近50%的站点趋于上升;最高气温累计降幅,春、秋季明显大于冬季,而最低气温累计降幅季节差异不大。给出72h气温累计变化趋势,类同24h。   相似文献   
35.
基于QTM的海平面上升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平面上升影响范围分析与模拟这一国际前沿问题,通过研究基于球面四元三角网(QTM)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复杂拓扑关系计算、LOD剖分、球面水淹分析、基于QTM的多分辨率的DEM数据组织方法和分析精度的相关性评定等,以.Net和Direct3D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基于QTM的海平面上升影响范围评估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并推动了球面数据模型和球面格网拓扑分析的理论成果在全球变化预测相关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6.
降尘过程指示的沙尘循环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尘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沙尘源区的性质、输送距离、降雨量等。利用甘肃省10个城市15 a间(1986—2000年)的降尘监测资料与气象资料,主要分析了沙漠戈壁区与黄土区降尘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①西北干旱区的降尘量主要与沙尘事件频次有关;②沙漠戈壁区的大气降尘量大于黄土高原区;③降尘量在强沙尘源区,呈现出显著的高值中心。随着沙尘自西向东输送,降尘通量随输送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7.
冬、夏季热带及副热带穿透性对流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鹏  王雨  冯沙  李崇银  傅云飞 《大气科学》2012,36(3):579-589
文中利用热带测雨卫星 (TRMM) 搭载的测雨雷达 (PR) 1998~2007年的探测结果, 就热带及副热带地区穿透性对流的频次、条件降水强度及垂直廓线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深对流和穿透性对流都主要发生在热带辐合带 ( ITCZ)、南太平洋辐合带 (SPCZ)、亚洲季风区、20°N以南的非洲以及美洲等地区, 它们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变化特征, 而且陆地深对流更容易发展成为穿透性对流, 但绝大部分地区的穿透性对流频次不超过0.2%。对穿透性对流条件降水强度的分析表明, 热带及副热带大部分地区的穿透性对流条件降水强度在10 mm/h以上, 且洋面的条件降水强度要比陆地大, 但由于其频次较小导致其对总降水的贡献并不大。尽管深对流和穿透性对流降水廓线的外形比较相似, 但相同的高度, 深对流的降水强度要比穿透性对流偏小, 而且这种差异随海陆和纬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此外, 热带地区 (15°S~15°N) 冬、夏季深对流和穿透性对流降水廓线都只存在较小差异, 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38.
《测绘学报》2012,41(1):107
中国知网(CKNI)2011年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1年版)》,公布了2010年各类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等一系列用于评价期刊学术创新影响  相似文献   
39.
利用1961-2005年降水、气温、冰雹、大风资料,分析了伊犁河谷春夏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暴雨(日降水>24mm)频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明显增加,分析最大日降水量发现,降水强度也明显增大,这和伊犁河谷降水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春夏季极端温度的变化不显著,夏季极端高温频次和强度有微弱的减小,春季极端低温频次和强度也有微弱的减小;春夏季伊犁河谷冰雹和大风极端天气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0.
《测绘学报》2012,(1):107-107
中国知网(CKNI)2011年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1年版)》,公布了2010年各类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