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3篇 |
免费 | 595篇 |
国内免费 | 4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9篇 |
大气科学 | 323篇 |
地球物理 | 689篇 |
地质学 | 1142篇 |
海洋学 | 275篇 |
天文学 | 33篇 |
综合类 | 321篇 |
自然地理 | 3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217篇 |
2013年 | 165篇 |
2012年 | 206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90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5篇 |
1975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滑坡堵江是滑坡诱发的次生灾害之一,常导致堰塞湖、洪水等次生的灾害链,其根本原因在于滑坡与河流的空间区域小于滑坡运动的距离。如果滑坡的运动未受河流的显著阻止,滑坡的水平运动距离主要受控于滑坡的诱发机制、滑坡体积和滑坡的垂直运动距离。因此,根据未受河流明显阻止的地震和降雨滑坡的水平运动距离与滑坡体积和垂直运动距离的相关性以及预测模型,可对滑坡堵江的危险性进行判别。由此,根据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和汶川地震诱发的无明显受阻的滑坡数据,在分析了滑坡等效摩擦系数与体积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地震和降雨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体积等级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预测分布图上,地震和降雨诱发的堵江滑坡都明显的偏离其对应的体积曲线,根据建立的经验关系可对滑坡堵江的危险性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972.
973.
PPC(Pre-PeptidaseC-terminal)结构域广泛分布于分泌型海洋细菌蛋白酶的C末端,对蛋白酶的分泌,锚定及与底物相互吸附起到重要作用。对PPC结构域序列分析发现,PPC结构域存在两个较为保守序列区,且这两个保守区空间结构为β-折叠。尽管有的PPC结构域序列一致性较低,但不同结构域间存在相同的保守序列,且其三维结构相似。为了进一步对不同来源的PPC结构域的进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选取公开发表的PPC结构域,通过在NCBI数据库中搜索得到61条来自于39个细菌所分泌的不同蛋白酶的PP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PPC结构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序列变异性大,保守性弱。其中,有些细菌PPC结构域可能来源于自身基因重复产生,有些细菌PPC结构域则可能由水平基因转移产生。 相似文献
974.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绚丽多姿的地貌地质现象和极其特殊的岩石构造群体组合中,记录了丰富的有关高原隆升和演化的动态信息,它们一直被作为揭开地球奥秘的金钥匙,倍受世界地学界重视。近年来,大有形成一门新的学科-青藏高原学的趋势。然而,高原地旷域雪,生活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975.
976.
977.
华北主要构造单元及边界带现今水平形变与运动机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根据华北地区12,15,16,1年高精度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华北地区各主要构造单元间两个时段(12-16年和16-1年)的相对水平运动.其结果为:①相对于鄂尔多斯单元,阴山单元的运动为(0-2.3)±1.6mm/a,方向约0°-W13°N,属于相对较弱左旋走滑运动.②相对于鄂尔多斯单元,晋冀鲁豫单元的运动为(4.4±1.0)-(2.5±1.5)mm/a,方向约为S50°-30°E,属于右旋型拉张运动;相对于燕山单元,则为(4.7±1.4)-(4.3±1.4)mm/a,方向约为E37°-°S,属拉张型左旋走滑运动.③相对于晋冀鲁豫单元,胶辽鲁苏单元12-16年的运动显示了顺扭的运动特征;16-1年的运动为(2.6±1.5)mm/a,保持顺扭趋势,方向约为W11°S,总体上属于北张南压的右旋走滑运动.分析表明:现今地壳构造活动与现代地壳构造运动性质基本一致,但量值有所差别;地壳运动存在着数年尺度的较明显的波动性,这可能是大陆地壳运动的一个主要特征;16-1年的运动不同于12-16年,主要表现为鄂尔多斯单元北移态势增强,山西断陷带和燕山构造带两侧拉张性有所减弱,可能是张北地震后应力调整与华北地区边界力耦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8.
通过对CS1000P6L型钻机主要技术参数的分析,认为其在0°~45°的倾角范围内实现岩心钻探施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对钻机的主要部件——动力头的进一步研究后,选取了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了应用实验,针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从而验证了该钻机在0°~45°倾角条件下工作性能的可靠性。还通过对钻机在水平孔施工时的相关配套研究,不仅解决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及钻杆钻具的摆放问题,还解决了钻机在工作中位移控制问题。实践证明,该设备完全可以在0°~45°的倾角范围内实现岩心钻探的施工工作,为该型设备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岩心钻探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9.
多种风资料在豫西山区致洪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1°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VwP)和速度场产品、L波段雷达单测风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7月29日和2010年7月23目的豫西山区两次致洪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7-07-29过程和2010-07-23过程的第二阶段中,风场垂直分布具有低层强西南风或南风辐合、高层辐散的特征;VWP产品中西南气流稳定深厚,有利于风暴的持久维持;平均径向速度产品上逆风区对暴雨落区和强度的变化有指示意义。卢氏雷达单测风资料可以弥补多普勒雷达对卢氏降水观测中因山体阻挡带来的缺陷,多种风资料在豫西山区致洪暴雨预报中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80.
背景误差水平相关模型影响着分析增量的结构,同时也决定着不同尺度上分析增量信息的多少。为了提高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质量,研究尺度叠加高斯相关模型的特征及其在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高斯模型和尺度叠加高斯模型的空间特征,以及它们的拉普拉斯算子和谱响应函数的特征,同时依据统计的背景误差特征来改进背景误差水平相关模型。通过采用不同相关模型的GRAPES-RAFS快速分析预报循环批量试验表明:改进的尺度叠加高斯相关模型不仅能增加分析场的中小尺度信息,同时尺度叠加高斯函数描述的风场背景误差相关特征更符合实际统计结果,缓解了原高斯函数方案风场负相关偏大的问题。因而尺度叠加高斯相关模型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分析质量,特别是风场分析质量,同时12 h内风场预报质量也略有提高,也显著提高了前24 h各量级降水的ETS评分,明显缓解了原高斯模型方案的虚警现象。尺度叠加高斯相关模型能明显增加分析的中小尺度信息和更合理地描述风场负相关结构,在三维变分分析中的应用能显著改进分析和降水预报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