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02篇 |
免费 | 2234篇 |
国内免费 | 27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35篇 |
大气科学 | 4397篇 |
地球物理 | 2481篇 |
地质学 | 3368篇 |
海洋学 | 2467篇 |
天文学 | 180篇 |
综合类 | 938篇 |
自然地理 | 27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468篇 |
2022年 | 593篇 |
2021年 | 641篇 |
2020年 | 531篇 |
2019年 | 569篇 |
2018年 | 449篇 |
2017年 | 490篇 |
2016年 | 494篇 |
2015年 | 522篇 |
2014年 | 877篇 |
2013年 | 696篇 |
2012年 | 752篇 |
2011年 | 740篇 |
2010年 | 707篇 |
2009年 | 812篇 |
2008年 | 807篇 |
2007年 | 755篇 |
2006年 | 681篇 |
2005年 | 640篇 |
2004年 | 504篇 |
2003年 | 550篇 |
2002年 | 515篇 |
2001年 | 435篇 |
2000年 | 343篇 |
1999年 | 341篇 |
1998年 | 378篇 |
1997年 | 405篇 |
1996年 | 320篇 |
1995年 | 267篇 |
1994年 | 287篇 |
1993年 | 186篇 |
1992年 | 243篇 |
1991年 | 240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10篇 |
1975年 | 10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利用完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CEEMD)对我国沿海地区6个GNSS基准站(2010—2018)的高程时序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CEEMD在高程时间序列分析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准确分解出各GNSS站高程时序中存在的周、月、季节、年等变化周期项,其中周年运动是主要贡献项,各站高程时间序列的短周期变化与潮汐变化周期具有密切关联性;沿海GNSS站的地面沉降既具有区域的一致性,又存在区域间差异性,其中D区DBJO、DZJJ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N区NZUH、NWZU站呈下降趋势,B区的BZMW呈上升趋势,而同海区的BLHT站则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2.
为缩短传统体外培养派琴虫的生长周期(20 d),以北海派琴虫(Perkinsus beihaiensis)为培养对象,探讨了温度、盐度、震荡条件这3种物理因素单独或协同变化下对北海派琴虫的生活史和培养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北海派琴虫经过休眠孢子阶段之后,出现一个前游动孢子囊阶段,该阶段以出芽增殖的方式繁殖,繁殖速度十分迅速,但细胞体积较小。体外培养过程中,单一的温度、盐度条件变化对北海派琴虫的培养速率无显著影响,当只添加震荡条件时,北海派琴虫12d即完成增殖,扩增时间明显缩短、培养速率明显提高。当多个培养条件协同变化下,即温度由35℃降至28℃、盐度35降至25时,北海派琴虫8 d即能完成一个增殖循环,与传统培养方法所需的20 d培养周期相比,大大缩减了培养时间,提高了培养速率。 相似文献
53.
利用中高层大气模式(MUAM)研究20世纪末12月平流层气候态的十年际变化,基于一组敏感性试验评估下边界条件、二氧化碳及臭氧浓度变化对平流层温度变化的分别影响,着重探讨了南北极局部增暖的机制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12月北极中上平流层西风减速,中低层增温,这主要与下边界条件变化导致行星1波的上传显著增强(2波削弱)有关。同一时期,南极平流层低层西风加速温度降低,中上层东风减速温度升高,这主要与南极低平流层显著的臭氧损耗有关;下边界条件变化和中层局地的臭氧增加也有一定的贡献,但低层臭氧损耗所诱导的极涡加速使得波传播环境或条件有利于1~2波上传增强(1波主导)至更高高度可能是最终导致中上层增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末次冰期我国西部的冰川长度比现代冰川长2—5倍,雪线低300—1080m;东部多年冻土区南界在33°20′—33°40′N,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的下界在海拔2200—2600m 处;黄、东海海平面下降130—155m;经向环流加强,北方冷空气增强。末次冰期以后冰川阶段性退缩,多年冻土区阶段性缩小,海平面间歇性上升;8000—6000aB.P.为高温期,出现2—5m 高海面,5600—5000aB.P.气温短暂下降,海平面突然回落,冰川有所前进;3000aB.P.的新冰期和15—19世纪的小冰期,气候、冰川和海平面都有显著变化。哺乳动物的绝灭和迁徙是自然和人为双重影响的结果。这些变化都是全球变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55.
全球气候变化通过改变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等诸多方面对美国产生广泛的影响。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主要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帮助来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环境响应机制等相关的科学知识,预测气候变化或气候变异引起其他的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研究、综合观测研究、模型预测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产品等。2011年年末NSF如期对USGCRP进行了完善,并率先发展和制定了USGCRP战略新计划。从NSF对USGCRP的资助力度来看,2012年度预算比2011年预算增加了33%,即106.05百万美元,2012年度的重点研究领域为: 相似文献
56.
对2013年河北省中南部的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6个地市市区各站点逐小时PM10和PM2.5监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6个地市中邢台年污染日数最多,对应其年平均风速最小;沧州的最少,年平均风速最大。各地市各个级别污染日数不同,五、六级重污染天气均集中在10月—次年3月。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10和PM2.5,但比例不尽相同。特殊的地理位置、污染源差异和气象条件的差异造成各地市污染日数、级别的差异。6个地市污染天气过程时段大都相同,区域性污染明显。各地市PM10和PM2.5浓度平均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PM10浓度平均最小值均出现在夏季,各市PM2.5浓度平均最小值出现的季节不同。6个地市PM10和PM2.5浓度值的月变化趋势相似。不同季节各地市PM10和PM2.5浓度日变化趋势不同,极值出现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极值出现的时间与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秋、冬季各地市PM10和PM2.5浓度日较差多大于春、夏季的。各地市PM10和PM2.5浓度日均值与当地的日均气温、风速、能见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57.
干旱是影响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气象灾害.本研究基于多时间序列的SPEI和NDVI栅格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2000—2018年黑龙江省干旱和植被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从而揭示了干旱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1)干旱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季节特征,以及干湿变化的阶段性和趋势性,呈东—西干湿反向变化空间分布;2)植被分布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但年际特征不明显,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的空间分布;3)干旱对植被分布影响具有复杂性.研究结果可为干旱防灾减灾和影响评估以及区域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59.
利用中国南部沿海风向、地面气温及南海北部风速的变化确定南海北部冷涌的判别标准,构建了一个冷涌发生频率指数,对南海北部冷涌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异常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冷涌频率指数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冷涌系统的特征,与全国范围的冷空气爆发关系密切。南海北部冷涌与中高纬、中低纬环流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贝加尔湖以西高压脊偏强,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加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东时,有利于大陆上冷空气南下入海,在南海北部形成冷涌。冷涌发生时,经向Hadley环流加强,调整中纬与低纬地区的大气质量,高层向北输送的大气在科氏力作用下导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有利于冷涌的维持和加强。 相似文献
60.
《四川地质学报》2022,(1)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和我国陆地三级阶梯中的一、二级阶梯之间,由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所形成的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等自然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按2017年底发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类方案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四川省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特色与亮点,为此,在充分研究国标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规范以及全省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特色,依据资源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主要分类原则将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划分为8亚类34基本类型,其中前者4亚类21基本类型、后者4亚类13基本类型,与国标相比,取消了四川没有的海面1个亚类及其相应的3个基本类型以及不便于识别的垂直自然带1个基本类型,划分的基本类型与国标一致的有16个、修改完善的有7个、新增加的有11个。对四川景观资源分类方案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