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28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悬浮泥沙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长江下游镇扬段的牛轭湖—内江的泥沙、水质、光强、藻类等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了内江悬浮泥沙对水下光强的衰减规律以及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江水体中存在80%以上的粒径小于75μm的微细悬浮颗粒,其中不易沉降的粘土颗粒占到20%~50%左右,枯水期平均含量为40 mg/L,丰水期平均含量为70 mg/L,而藻细胞生物总量基本都在100万个/L以内,其中绿藻、硅藻为优势种。数据分析表明:泥沙对水下光强的衰减遵循指数函数衰减规律,光衰减系数与泥沙含量呈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内江的优势种绿藻、硅藻的生物量与泥沙含量呈显著的指数相关。认为,泥沙通过衰减光强间接地抑制藻类繁殖,这一抑制作用可以由泥沙含量和藻细胞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152.
王书香  王莉  张绍辉 《新疆地质》2001,19(3):231-234
作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新领域之一,未熟-低熟油研究已引起人们重视。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条件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未熟-低熟源岩层的烃源岩具有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的特点,同时不同的沉积背景和湖盆类型,决定了其有机质的生源构成,既具有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其生烃特征和生成产物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3.
磷块岩形成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震旦纪、寒武纪磷块岩矿床的研究表明,参与成磷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菌、藻类微生物。生物作用的标志表现为:P2O5主要富集在叠层石磷块岩中,富集在叠层石的柱体上,富集在柱体内部的富藻纹层中;而与磷块岩共生的白云石和黄铁矿的δ13C值和δ34S值相对均较低,则是生物参与成磷作用的同位素标志特点。生物的成磷作用贯穿成磷过程的始终,但它随作用的相带、环境和阶段不同,生物的种属和作用方式也不同,因而矿石和矿床的质量也随之而异。  相似文献   
154.
胶南地区五莲群中管孔藻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达  程立人 《中国区域地质》1995,(4):379-384,T001
  相似文献   
155.
156.
晚前寒武纪重要生物事件与事件地层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7.
158.
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翼7个钻孔样品的孢粉、藻类分析,从晚第四纪第一硬质粘土层中提取出了种类和数量均较可观的孢粉、藻类化石,从而可以判别第一硬质粘土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和植被类型,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硬质粘土层的成因研究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硬质粘土层中有多种孢粉、藻类化石组合。高含量淡水藻类的存在说明硬质粘土形成受到流水的作用,亦即硬粘土的形成环境可能为水域环境。化石组合中含量较低的海生沟鞭藻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硬质粘土形成时曾受到海水影响。硬质粘土层中的禾本科-莎草科-落叶栎-松、禾本科-落叶栎-松-蒿和莎草科-落叶栎-香蒲孢粉组合指示研究区低地为平原区草甸,而周边的山地有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当时该地区属于温凉略湿的温带气候。  相似文献   
159.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hese years, more and more nutrients flow into those water bodies, providing an excellent base for the various algal blooming breaking out very suddenly, only i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suitable. For water treatment plants using those eutrophication resources as raw water, the existing water quality models or eutrophication models cannot provide much in time and real-time help with a short-term to monitor a special local water area's quality of water source.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of several typical indices and growth regulation, algae were cultivated in 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e raw water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came from subsurface water at the Dashahe Reservoir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During the cultivating process, it strictly controlled original indices as trophic factors, ecological factor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h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64 sets of experiment data, which indicate some suggested conclusions. It has achieved some regulations which can describe how certain factors influence algae growth biomass and velocity, including nutrition factors, ecological factor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From several interrelated studies, it is known that algae growth velocity is affected mostly by initial trophic status, light intensity and water temperature. In this research, with the help of SPSS software to explore regression analyses, it is proposed that algae growth velocity model should be depicted as a comprehensive model and expressed as: dDdt = kent.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