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5篇
  免费   1182篇
  国内免费   898篇
测绘学   653篇
大气科学   1591篇
地球物理   1521篇
地质学   1741篇
海洋学   442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改进的均衡滤波器在位场数据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界识别是进行位场数据解释时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现有的边界识别滤波器存在识别边界发散和深部地质体边界模糊的缺点.本文提出增强型均衡滤波器,可有效地改善上述缺点.该滤波器是利用不同阶导数之间的组合来进行地质体边界的识别,并在运算中引入一种计算高阶垂直导数的稳定算法.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增强型均衡滤波器能使浅部与深部地质体的边界同时清晰地显示,且相对于其它边界识别滤波器能更加准确和清晰地识别出地质体的边界.最后将增强型均衡滤波器应用于实测位场数据的解释,根据其识别结果可容易地划分出断裂的水平位置及不同地层之间的界线,并能发现更多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内涵与轨迹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陆动力学已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和中坚,在它面对当今资源、能源、灾害和环境等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是机遇,却也是挑战.因此厘定其研究的内涵和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探索,本文将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讨论:1)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内涵与界定;2)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导向和轨迹;3)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地球物理反演结果和解释中的矛盾;4)强化发展学科交叉以构成交叉科学;5)对2011年大陆动力学委员会学术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3.
天气尺度扰动流场对区域暴雨的指示能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测的大气流场可以物理分解为气候流场、行星尺度纬圈平均扰动流场和天气尺度扰动流场.低层大气的天气尺度扰动流场中的切变线、南方气旋、北方气旋、冷锋槽线、西南涡暖切变线、热带气旋、倒槽切变线、东风波切变线等对区域暴雨具有指示意义.扰动流场中的环流系统更适合天气分析的原理.中国的暴雨带多为扰动辐合线两侧气流对峙的结果.观测流场中,暴雨带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左侧,是因为气候流场掩盖或削弱了天气尺度扰动流场的作用.对切变线暴雨,天气尺度扰动流场有99%的诊断能力,而原始流场只有66%的指示能力.  相似文献   
994.
1970年有台网记录以来,渭河盆地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2次,均发生在渭河断裂和临潼-长安断裂交界处附近.其中渭河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5级以上地震与该断裂带有关.  相似文献   
995.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揭示出诸多的新现象,向地震科学界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次地震不仅是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首次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逆冲型8级强震,还是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首次发生在大陆内部低滑动速率断裂上的逆冲型8级强震.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对断层活动的研究表明,与构造活动相关的热场和GPS数据得到的变形场密切相关.实验室对热场和变形场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解释其机理的重要基础.本实验室的新设备德国制冷型InfraTec-8800热像观测系统,热灵敏度提高至25 mK,通过平滑差值等数据处理方法,其温度分辨率可达5 mK;采样速率最高可达90 Hz;图像空间分辨率为5120640像素,每个像素对应于实际尺寸的0.35 mm.  相似文献   
997.
地震的孕育和异常的产生是多物理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其中应力场、渗流场和热场是其中最重要的物理场.岩石变形与热效应导致流体孔隙压力和渗透特性的改变;流-固传热和岩石变形生热引起温度变化;热应力与流体孔隙压力变化影响岩石变形.  相似文献   
998.
利用甘肃省强震动台站获取的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三次强余震记录资料,分别研究了在甘肃南部地区的地表自由场加速度衰减场,认为地震引起的地表峰值加速度(PGA)随震中距的衰减基本都遵从幂指数规律,衰减的形式基本相同,但是三次强余震的衰减指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得到陇南地区的中强地震动衰减的普遍规律,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震后灾情的快速获取是灾后应急的基础,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决定应急方案。受灾程度的分布常以烈度分布图描述,而烈度又与加速度峰值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一种震后地震动场分布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将主要依据灾区基岩台站的实时强震记录(无强震记录也行)和该地区的加速度衰减关系,再结合该地区各类场地的地震动放大因子,则可快速估计该地区地震动场分布,从而确定灾情,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能量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和沿玉树断裂带地震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高能量释放的背景上.震中周围区域几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以平稳变化为主要特征,但在地震发生前,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变化,异常以尖点突跳为主要特点.第一个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在震前3年出现大幅度异常,表现出相对于背景场能量增高的释放图像;其余典型场异常则表现出突出的短临异常特征,出现在震前1~3月,表现为大幅度短期异常变化.可能表明地震活动结构的变化出现得较早,而临震时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扰动.沿玉树断裂带主要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均出现在震前2~3年,可能表明孕震区场的异常变化也会较早出现.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特征与以往关于能量场方面开展的工作所得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