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9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测绘学   50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807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12篇
  1947年   7篇
  1946年   6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7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二段湖相泥岩中识别出橄榄粗安岩夹层,高精度40Ar/39Ar坪年龄tp=88.0±0.3Ma,属晚白垩世Coniacian阶。岩石具玻基少斑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岩石富钠、富铝、富轻稀土(∑LREE/∑HREE=8.0~9.7)和U、Th、Pb、Rb、Sr、Ba等不相容的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比高、Sm/Nd比低,δEu =0.95~1.36,高镁(Mg#=0.61~0.64),高氧化度(Oxo=0.62~0.68),低分异指数(MDI=3.4~5.3)。MgO/Al2O3和标准矿物压力计算得到岩浆源区深度大于60km。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属板内火山岩,是成盆过程中裂谷作用发育到最大深切割期的产物。火山活动热效应及其高区域地温场有利于成烃,造成局部类礁相环境形成的大量生物灰岩沉积是重要烃源岩,火山岩之下的牵引构造、之上的差异压实局部高部位以及其周围的浊积体是成藏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92.
在阿吾拉勒东段玉希莫勒盖达坂地区大哈拉军山组主要是一套以安山质(粗安质)-英安质(粗面质-粗面英安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岩建造。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在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上部厘定出了钙碱性玄武安山岩—高钾钙碱性玄武安山岩—粗安岩(橄榄安粗岩系)组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三类岩石形成于岛弧环境,钙碱性玄武安山岩的形成与板片俯冲作用有关,而高钾钙碱性玄武安山岩和粗安岩的形成则与俯冲板片断裂诱发的软流圈上涌作用有关。钙碱性玄武安山岩—高钾钙碱性玄武安山岩—粗安岩组合的存在说明阿吾拉勒东段在晚石炭世由于俯冲板片的断裂,构造体制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玉希莫勒盖达坂大哈拉军山组上部的火山岩组合与世界许多著名铜-金矿集区(如Papua New Guinea)的火山岩组合相似,显示该地区晚石炭世具有良好的铜、金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993.
黑龙江西北部小古里河过钾质基性、超基性火山岩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邵济安  张文兰  周新华  张聪 《岩石学报》2009,25(10):2642-2650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裂谷带北端出露的一套超基性、基性的过钾质火山岩,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确认了火山岩的喷发顺序,肯定了火山岩从基性岩向超基性岩的演变以及它们的K_2O、TiO_2含量不断提高的事实.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超基性-过钾质岩石的岩浆成因提出了初步认识,认为它们不是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而是在裂谷演化构造背景下的一次独立的深源岩浆事件.本文将小古里河的过钾质火山岩和乌干达及意大利等世界上著名的钾质火山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4.
含有粗差观测值的自适应滤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线性系统的标准Kalman滤波在模型不含有粗差的前提下是最优的,而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粗差,Kalman滤波很容易受到粗差的影响,致使滤波发散和偏倚.抗差Kalman滤波可以减少粗差的影响,对滤波值适时地加以补偿和修正可以使Kalman滤波值不发生大偏倚,但此时的滤波值一般不具有最优性.利用预测残差对粗差进行探测和估计,并对模型加以修正,然后通过Kalman滤波给出此时状态的滤波值.实例表明:通过模型修正来进行适时Kalman滤波的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5.
从总体论述了胶新线沉降监测中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首先论述了胶新铁路的概况,以及本次测量的目的以及内容,然后论述了测量的原理和测试方法。重点论述了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其中包括异常数据的探测及粗差的处理,涉及最小二乘法;稳健估计;最后重点介绍了傅里叶分析在本次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将华北板块和中亚-蒙古陆块缝合带中前人划分的"贺根山蛇绿岩套"划分为三个不同组分、不同成因的岩系:以含金刚石和其它幔源矿物的变质橄榄岩系为主,包括堆晶杂岩在内的镁铁-超镁铁岩系;含放射虫硅质岩夹层的玄武岩系;上覆的火山-沉积岩系。根据地质学与年代学证据,可以认为蛇绿岩形成于晚泥盆-早石炭世。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1)结合不同尺度的构造研究,将含金刚石等幔源矿物的超镁铁岩看作源自地幔转换带的幔源熔-流体,在软流圈底辟体上涌的背景下持续上升,在板块对接的过程中构造侵位的岩石。据此,对现有的蛇绿岩概念提出了补充;同时提出贺根山在板块汇聚过程未发生明显的俯冲和碰撞,而是通过拼贴的方式连为一体的;(2)贺根山具有OIB特征的玄武岩与朝克山MORB的对比,表明不同来源的多地块的存在及板块闭合时间的差异均反映了陆间小洋盆的特征;(3)将上覆在玄武岩系之上的火山沉积岩系看作洋盆最后充填的产物,反映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小洋盆直接从洋壳转化为陆壳的过程,最后从时空角度进一步讨论了小洋盆闭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吉林省中部大石头河子橄榄玄武岩呈狭长带状沿松花江分布。本文对采自橄榄玄武岩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测试,获得(43.0±1.8)Ma和(215.7±2.8)Ma两个~(206)Pb/~(238)U年龄,前者为橄榄玄武岩形成年龄,表明橄榄玄武岩形成于始新世,后者为捕获锆石年龄,与区内晚三叠世构造岩浆事件相对应。(43.0±1.8)Ma年龄的获得,对研究吉林省中部新生代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发展史,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8.
研制了一种新型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仪,介绍了该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干砂进行了试验,测定其静止侧压力系数,与传统的水囊式 固结仪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试验仪的可能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加载过程中的试样侧向变形和试样与压力室筒壁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分析了试样侧向变形引起 值误差的大小,提出了摩擦力影响修正方法,充分论证了仪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某粗颗粒土进行了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测定了该土在加载及卸载条件下 随应力状态的变化,验证了仪器对粗颗粒土的适用性。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包括粗颗粒土在内的各种土的 试验,克服了现有的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仪不适用于粗颗粒土的缺陷,而且适用高应力范围。  相似文献   
999.
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形成的深部物质组成和壳幔结构一直是地学研究中被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胶东地区发育很多(燕山期)的大型超大型的金矿,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区。本文基于板块构造理论,通过揭示区域火成岩、致矿火成岩组合及其特征,探讨金矿发育时的深部物质组成和壳幔结构。区域上成矿前的侵入岩组合为含少量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TT)的花岗闪长岩+花岗岩(G1G2)组合;区域上发育的青山群为含有高镁安山岩(HMA)和镁安山岩(MA)的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以及粗安岩玄粗岩粗面岩组合;矿集区的致矿火成岩组合为含有高Mg闪长岩类(HMgδ)+Mg闪长岩类(Mgδ)的宽谱系岩墙群(WSDS),岩性从基性到酸性均有。上述火成岩组合,以及TTG1、HMA与MA系列火山岩、HMgδ和Mgδ的存在,指示弧火成岩的组合,其各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亦具有弧的特征,因此,上述火成岩及金矿形成于洋俯冲环境,具有俯冲带的壳幔结构和物质组成。各种不同的火成岩指示其可能分别来源于俯冲带不同部位的局部熔融,指示洋壳、上覆地幔楔以及上覆陆壳具有异常热的壳幔结构,即热的洋壳、热的上覆地幔(软流圈)、热的陆壳。致矿火成岩事件、成矿事件均在大规模的壳源(或壳幔)侵入岩浆活动之后。  相似文献   
1000.
湘西北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晓坪坳陷、慈利断陷盆地等区域,是湘西北成矿带上有用元素种类和矿物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文章通过对湘西北北部地区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评价和取样分析,研究表明区内铀多金属矿化形成环境主要为深水环境向浅水环境的过渡区域,海洋中的边缘浅海环境具有更佳的铀成矿条件。微量元素特征参数表明,研究区从震旦纪到寒武纪海洋环境是由相对富氧向缺氧环境的转变,寒武纪在海水缺氧的大背景下,发生过一到两次短时间小规模的充氧事件。对U、Th、稀土等元素的研究表明湘西北北部地区从震旦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U的富集速率明显加快,而后U富集速率逐渐降低,指示研究区在寒武纪早期海洋中的热水作用最为强烈,而后逐步减弱,且成矿作用过程中有深部物质的参与,矿化越好,受深部热水影响越强。对Ce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震旦纪到寒武纪在大的海退背景下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海平面“升-降”转化界面,可以将这段地质历史划分为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阶段,在海平面升高阶段,沉积物中Ce异常减小,海洋中还原性增强,有利于有机质和铀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研究区矿物学方面的发现与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晶质铀矿、铀石等矿物的晶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