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全概率方法分析岩土力学数值模拟结果的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诚  杨春和  王安明 《岩土力学》2008,29(11):2919-2926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在多参数随机情况下岩土力学数值模拟结果变异性的全概率方法。以特定数值模拟结果为随机隐式响应量,根据多维高效数值求积理论,计算出响应量特定函数的均值,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值概率分析方法及笔者开发的最大熵分布,求解器软件一次性求解出响应量的全概率分布,用于定量评估数值模拟结果的变异性。算例表明该法具有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2.
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学研究和防震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城市规划、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和减灾公共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地震危险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地震发生可能性的预测和地震破裂导致的强地面运动分布,其中,地震发生可能性或活动性预测,是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基础,它给出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关注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本文简要回顾地震活动性概率分析的研究历史,分析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3.
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的理论基础,地震动力学主要研究与地震活动有关的断裂机制、破裂过程、震源辐射和由此而引起的地震波的传播及地面运动规律。对地震力学、震源辐射和能量释放等经典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最新的定量地震学研究方法,以逻辑树的形式综合地震、地质和大地测量资料,提供了不同构造环境和断裂机制条件下地震灾害评估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实例。用于震源分析的典型构造类型包括板内地壳震源层、地壳活动断层及其速率、板块俯冲界面和俯冲板片。由于输入模型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如输入参数的随机性和科学分析方法本身的不确定性,对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需审慎对待。通常对不同的模型或参量,包括地面衰减模型,进行加权平均可较为合理地减小结果的偏差: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结合亦为可取之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4.
根据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震烈度水平进行概率危险性分析。基于区域内各统计单元及其潜在震源之间地震活动的时空非均匀性,本文给出的结果具有特定的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65.
长江三峡库区典型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降雨是诱发滑坡发生或复活的主要因素。作者根据对长江三峡库区典型滑坡的分析,得到几个典型滑坡降雨诱发的阀值,并利用阀值分析了典型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66.
本文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地震心理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灰关联分析和概率论确定模型中的参数。既考虑了心理反应过程的模糊性,又考虑了它的随机性,使这个模型不仅比较合理,而且非常灵活、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67.
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概率方法应用于某高陡岩质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通过适当降低岩土体的力学参数来间接考虑岩体节理裂隙的影响,并对加固后的边坡进行了同样的计算,认为加固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68.
69.
辽宁暴雨事件影响的预评估和灾后速评估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不同于通常的暴雨灾害事后灾情评估,而是单纯采用气象资料来实现暴雨事件的灾前预评估和灾后快速评估。为此,通过对辽宁省区域性暴雨事件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利用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和覆盖范围3个指标,建立了基于距离函数的暴雨事件快速评估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正态化转化和正态性检验,并利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确立了各指标数年一遇的等级标准。采用定义域平移的办法,对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了调整。另外,应用此模型对2005年汛期三次区域性暴雨事件进行了评估应用,结果表明,决策服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0.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PSHA)最初是从相类似的洪水、风暴问题的分析方法发展而来的,而且被完整的应用到风险分析中。后来,PSHA被直接引入到地震动非确定性分析。如此直接引入非确定性分析缺乏清楚的物理基础,使人在非确定性分析中很难理解、解释和运用PSHA。这一困难导致了诸如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