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339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450篇
海洋学   126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171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城区空间格局是城市发展的骨架,是由城市的空间要素在城市地域上分布和相互交织而成的空间关系[1-2]。利用2000、2005、2010、2015、2016年5期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提取江西省地级以上城市城区边界,对提取成果进行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及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城市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北紧南松、一核南北双中心"的结构,研究成果为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老城区交通拥堵,新城区粗放型扩展"等空间结构优化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规划建议以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石漠化给区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国家自实施生态治理工程以来,区域石漠化得到一定改善。为探讨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后石漠化格局变化,研究以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广南县为例,以2000年、2010年和2018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获得石漠化空间分布数据,运用时间变化度、转移矩阵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广南县石漠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上,广南县石漠化类型仍以重度石漠化为主,但是石漠化面积总体在不断减少。灌木林地和未利用地石漠化面积最大,其中灌木林地以潜在石漠化为主,未利用地以重度石漠化为主,是石漠化重点治理的用地类型。2000-2010年石漠化转移方向是向无石漠化和相邻等级石漠化转移,2010-2018年主要向低等级石漠化转移;(2)空间分布上,广南县喀斯特区域石漠化南多北少,呈现南重北轻的分布格局,沿篆角乡—黑支果乡—南屏镇南部—八宝镇西南部一线、珠琳镇和五珠乡相邻区域、珠街镇和曙光乡的相邻区域是石漠化集中分布区;(3)19年间,广南县喀斯特南部区域的石漠化大面积改善,而中部及北部区域的石漠化不断恶化。整体而言,退耕还林等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喀斯特区域的石漠化状况,使广南县石漠化总面积减少了288.98km2。   相似文献   
53.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不均衡,虚拟水贸易实现了对水资源的远距离空间调配.以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和37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核算各国农作物虚拟水贸易,利用标准差椭圆、Moran's I指数、LISA指数刻画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时空格局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①沿线各国"低耗水-高出口型"作物占比4.013%,"高耗水-高出口型"作物占比1.926%.②沿线各国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进口格局呈收缩趋势,出口格局呈扩张趋势,且其局部存在一定的集聚特征,进口的"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处于南亚地区,出口的"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欧地区.③各显著驱动因素能较好地解释沿线各国农作物虚拟水净出口量,各因素中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驱动特征,耕地面积呈正相关驱动特征,而人口规模、森林面积和邻国接边数在各单元间呈正负两极的差异驱动特征.  相似文献   
54.
55.
本文从活动论的观点出发,讨论了新疆北部及其邻区自晚前寒武纪以来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进程。晚前寒武纪西伯利亚和泛塔里木是被中亚蒙古大洋分隔的两个地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形成于志留纪末,它之所以缺乏统一的前寒武纪基底,在于它的形成是泛塔里木地块解体之后分离出来的一些小地块重新拼合的结果。泥盆纪初因额尔齐斯的裂谷作用在西伯利亚板块的南缘分裂出一个以早古生代褶皱为基底的中间地块。早中石炭世因巴音沟-博格达-东黄山的裂谷作用将准噶尔-哈密地块从哈萨克斯坦板块分割出来。到石炭纪末,彼此割裂的地块最终拼合在一起。早二叠世开始,该区进入碰撞期后陆内造山作用阶段。这个阶段以两次大规模走滑断裂和推覆构造为特点。该区地块间边界的重新调整,地块的再分割、山脉隆升、盆地沉陷和地壳沿南北方向的缩短都与此密切相关。显然,碰撞期后陆内造山作用强烈地改变了该区已有的构造格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犁和吐鲁番地块间沿大型走滑断裂发生巨大的相对位移。作者认为,该区碰撞期后陆内造山作用的力源主要来自北、南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挤压。  相似文献   
56.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7.
新疆东部甘肃西部两种断裂体制及其推覆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西南天山碰撞造山带由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岛弧于海西晚期碰撞而成。在这一碰撞造山过程中,中天山岛弧逆冲到塔里木大陆板块北缘之上。穆龙套型金矿是一种与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它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于缝合带的韧性剪切带中。在西南天山,它的主要成矿时代为印支期。中天山岛弧上的主要金矿类型为与岛弧的形成和演化有关的金矿,形成于海西期。根据我们对西南天山区域大地构造格局和穆龙套型金矿成因类型的认识,研究区可分为两大成矿区:科克苏成矿区和伊犁成矿区。前者为穆龙套型金矿成矿区,后者是与岛弧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金矿成矿区。  相似文献   
59.
在别山北麓地区的构造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北麓在构造上又称北淮阳构造带,它以酮柏-磨子潭断裂为界与其南的大别山造山带相邻。区内出露的构造-地层单元有商城群(Pz1),信阳群(D)、石炭系、侏罗系等。研究表明,大别山北麓地区的构造是一个以信阳-舒城逆掩断层为底板断层与一系列次冲断层、断片构成的逆冲推覆系统。卷入逆掩断层上下盘的地层经历了C3-J3期间的三次褶皱变形(第一、二次为挤压作用机制,第三次为剪切机制)。逆冲方向为由南向北,约N  相似文献   
60.
松辽盆地属于中国东部的裂谷系的一部分,晚白晋世裂谷活动夭折,进入新生代以后主导区域构造格局的经向NE-NNE向断裂构造仍继续活动的结果,导致盆地周边有序隆起成山地,盆地则显示徐缓的并具有振荡运动和非均衡性特征的升降运动,并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