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3篇 |
免费 | 448篇 |
国内免费 | 5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5篇 |
大气科学 | 381篇 |
地球物理 | 358篇 |
地质学 | 1330篇 |
海洋学 | 281篇 |
天文学 | 151篇 |
综合类 | 177篇 |
自然地理 | 1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37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141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58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62年 | 6篇 |
1943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4年 | 2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分离大坝变形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利用重标极差法实现大坝变形趋势判断,然后利用优化极限学习机及混沌理论实现大坝变形预测。重标极差分析表明,大坝变形始终具有正向持续性,但其程度具有减弱趋势。在变形预测过程中,模型参数的递进优化不仅能提高预测精度,还能有效提高其稳定性,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值均小于2%,验证了本文预测思路的有效性。大坝变形趋势判断及预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均认为大坝变形仍会进一步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趋向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2.
53.
使用非标准击实仪进行单层击样,获取非标准击实状态下单层击实样的密度与击实功及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以得到的击实样获得其抗剪强度。发现当击实功小到一定程度时,击实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两者近似线性变化,无峰值出现。密度峰值对应的含水率与抗剪强度峰值对应的含水率有一个差值,其值在3.4%~5.7%之间。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的规律仅适合于一定的击实功。内摩擦角在较小的击实功下有峰值出现,但随着击实功的增大,内摩擦角的变化呈线性而非曲线形式。另外,针对土工室内模型试验的重塑土样制备问题,结合试验数据,给出了试验最优制样参数,并初步提供了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4.
采用相空间重构和关联维数方法,研究了广西沿岸月平均海平面变化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相空间重构的延迟时间τ为3△t,当关联维数趋于饱和时,石头埠,北海和龙尾的相空间维数为7,而涠洲岛为9,它们的关联维数平均值平均值分别为6.6507,6.5414,6.7059. 相似文献
55.
利用1970—2019年内蒙古地区110个国家站降水量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重标极差分析(R/S)和非周期循环分析,统计四季和年降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
56.
57.
碎软煤的完整原样制取困难,需要加工制成重塑煤体,为了研究不同压制荷载对煤体物性特征的影响,以重塑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低温液氮的孔隙测试实验和高压容量法的甲烷吸附实验,探讨不同成型荷载而成的重塑煤体的微小孔结构及其吸附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成型荷载压制而成的重塑煤体,其微孔和小孔的孔容随着成型荷载的增大而略微减少,孔比表面积随着成型荷载的增大而略微增加,总孔体积减少和孔比表面积增加的幅度不大;通过分形理论发现无论高压段还是低压段,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在高压段的分形维数普遍低于低压段,不同荷载压制而成的重塑煤体的分形维数差别不大;等温吸附线均符合第Ⅰ类等温吸附曲线,Langmuir模型适用于描述重塑煤体的等温吸附,成型荷载对煤的吸附常数有一定的影响,其对吸附常数b值的影响大于对a值的影响。研究不同成型荷载下重塑煤体的吸附特性,为不同条件下型煤制作及冷冻取心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该文首次利用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一次系列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2003年6月6日在安徽定远县和肥东县交界处附近发展起来的一个孤立的强烈多单体风暴, 产生了一次伴随强降雹的系列下击暴流事件。此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实际上是由多单体风暴中3个相继发展的对流单体分别产生的3次下击暴流构成的。每轮下击暴流触地前, 都伴随着相应对流单体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逐渐下降。在首轮下沉气流触地前6 min, 1.5°到4.3°仰角的径向速度图上都出现向着风暴中心的辐合, 其中以2.4°仰角 (地面以上约3~4 km) 的辐合最明显。因此, 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逐渐降低并伴随云底以上的速度辐合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可以用来提前数分钟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60.
从水泥土的固化机理出发,结合水泥搅拌桩桩身标准贯入试验和水泥土配合比试验,分析讨论了土性指标、土质条件和地层性质对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