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47篇 |
免费 | 2011篇 |
国内免费 | 24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2篇 |
大气科学 | 1163篇 |
地球物理 | 2060篇 |
地质学 | 7387篇 |
海洋学 | 1044篇 |
天文学 | 200篇 |
综合类 | 769篇 |
自然地理 | 14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460篇 |
2022年 | 622篇 |
2021年 | 597篇 |
2020年 | 500篇 |
2019年 | 518篇 |
2018年 | 331篇 |
2017年 | 391篇 |
2016年 | 428篇 |
2015年 | 480篇 |
2014年 | 770篇 |
2013年 | 572篇 |
2012年 | 703篇 |
2011年 | 679篇 |
2010年 | 571篇 |
2009年 | 545篇 |
2008年 | 544篇 |
2007年 | 487篇 |
2006年 | 504篇 |
2005年 | 451篇 |
2004年 | 338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349篇 |
2001年 | 311篇 |
2000年 | 264篇 |
1999年 | 253篇 |
1998年 | 261篇 |
1997年 | 253篇 |
1996年 | 285篇 |
1995年 | 259篇 |
1994年 | 210篇 |
1993年 | 201篇 |
1992年 | 206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43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鄂北台格庙区块上古生界是以岩性为主的油气圈闭。通过区内预测难点分析,紧密结合地质、地震、测井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地震反射波组及反射结构特征,认真统计分析地球物理及电性特征,确定一套适合不同目的层段的有效储层预测方法技术,有效地预测了盒1、山2段储层厚度和有效储层厚度。同时对该区两层进行综合评价,圈定出有利叠合分布区,为进一步确定有利目标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海岛是壮大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北海区海岛对于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北海区海岛概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研究了北海区三省一市各级海岛管理部门在保护海岛生态环境、规范海岛开发秩序、改善海岛人居环境以及增强特殊用途海岛保护力度等海岛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还分析了在北海区海岛保护中存在着海岛保护规范和制度不够健全、海岛管理业务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程缓慢、海岛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相关研究不足、海岛保护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公众海岛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最后根据北海区海岛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海区海岛保护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深水区水下溢油在上升过程中,受潮流、温度和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其溢油行为和归宿与海面溢油明显不同。文章主要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深水区水下溢油行为和归宿,其行为过程主要包括油气粒径分布、上升速度、油气分离和卷吸等,归宿主要包括水合物、溶解和悬浮羽流等;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各行为归宿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另外,通过建立深水溢油模型模拟油气上升过程中各行为过程,并在南海荔湾油气田中得到了应用。因此,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深水区水下溢油复杂的行为过程,为建立深水区溢油应急体系奠定基础,且对深水区溢油损害评估、环境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When waves propagate from deep water to shallow water, wave heights and steepness increase and then waves roll back and break.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surf. Currently, the present statistical calcula... 相似文献
105.
南海神狐水合物钻探区不同形态流体地震反射特征与水合物产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气流体运移的影响。南海北部陆坡区,尤其是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普遍存在流体渗漏的现象,暗示了水合物赋存的良好前景。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内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显示,区域内发育大量流体运移通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地震反射模糊带,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花冠状和穹顶状两大类模糊反射带。模糊反射带的存在意味着研究区内具有良好的含气流体运移条件,能够为甲烷气体的垂向运移提供通道。神狐海域水合物的钻探结果表明,水合物的分布与模糊反射带的分布范围具有良好的空间匹配关系,其中,花冠状地震反射模糊带侧翼部与中尺度正断层相连,促进了含气流体的侧向运移,顶部与可能的微裂隙相通,气体可向上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带,形成了水合物藏;而穹顶状地震反射模糊带顶部则通过疑似流体通道与海底沟通,这种结构极易形成气体逃逸而无法形成水合物。因此,不同形态特征的模糊反射带可能对水合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6.
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DAC) of sea 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ocean thermodynamics and biology, reflecting the absorption capability of sea water in different layers. In the Arctic Ocean, however, sea ice affects the radiance/irradiance measurements of upper ocean, which results in obvious errors in the DAC calcul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sea ice on the ocean optics observations, a series of in situ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summer of 2009 in the southern Beaufort Sea. Observ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files of spectral 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of seawater near ice cover within upper surface of 50 m were not contaminated by the sea ice with a solar zenith angle of 55°, relative azimuth angle of 110°≤φ≤115° and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sensors and ice edge of greater than 25 m. Based on geometric optics theory, the impact of ice cover could be avoided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solar azimuth angle in a particular distance between the instrument and ice. Under an overcast sky, ice cover being 25 m away from sensors did not affect the profiles of spectral DACs within the upper 50 m either. Moreover, reliable spectral DACs of seawater could be obtained with sensors completely covered by sea ice.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反射系数(K)法在激电测深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射系数(K)法是一种电测深ρs资料的解释手段和处理方法。从湖南某砂岩铜矿利用激电测深确定红层中的含矿层,某铅锌矿利用激电测深探测两条含矿破碎带的实例,说明反射系数(K)法在对激电测深ρs资料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激电异常的特点,能有效地确定不同的地质构造,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东昆仑夏日哈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石成因与拉张型岛弧背景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赋存超大型镍矿床的夏日哈木Ⅰ号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之东昆中早古生代岛弧带。锆石U-Pb年龄为439Ma,由分属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苏长岩相的多种岩石类型组成。堆晶结构与堆晶层理发育,属岩床状层状岩体。不平衡结晶作用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矿物结晶顺序为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褐色普通角闪石。各种岩石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显示了岛弧环境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Nd、Sr同位素组成均属富集型地幔范畴和EMⅡ型趋势。矿区内的Ⅲ号与Ⅳ号岩体属蛇绿岩套,证明在昆中岛弧带内部存在岩石圈破裂带。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以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的研究表明,东昆中岛弧带属拉张型岛弧带。据此,可以认定拉张型岛弧环境是全球范围内第五种有利于形成镍矿床的构造环境,中古生代是我国第三个镍矿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