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657篇
测绘学   426篇
大气科学   341篇
地球物理   370篇
地质学   1808篇
海洋学   443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74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8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81.
铜陵凤凰山铜矿床南区化探数据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铜陵凤凰山铜矿床南区不同标高、不同地质体中成矿元素Cu的分形特征的详细分析研究,确定了本区成矿元素Cu的异常下限为224.274×10-6,并对成矿元素Cu的富集趋势进行了尝试性分析,认为地下较地表、深部较浅部、石英二长闪长岩较花岗闪长岩所经历的成矿期次要多,样品间的差异性要大,成矿元素的富集趋势要强,因此,深部有石英二长闪长岩是本区最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982.
天山阿特奥依纳克河流域冰川沉积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特奥依纳克河位于我国天山的最西段,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的南麓。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旋回中,该处留下了形态较为完整的6套冰川沉积。应用ESR测年技术 (辅以OSL测年技术) 对冰碛物及其相应的冰水沉积物进行了定年,测得6套冰碛年龄分别为7.3±0.8ka BP (OSL,冰水沙);12.3±1.2ka BP (OSL) 与15~29ka BP;46~54ka BP;56~65ka BP;155.8±15.6ka BP与234.8±23.5ka BP;453.0±45.3ka BP,测年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形成于新冰期、海洋同位素阶段(MIS)2、3b、4、6、12。第三套冰碛测年结果表明该处MIS3b冰进规模较大,其规模基本上与末次盛冰期 (MIS2) 的规模相当。此处最老冰碛测年结果与我国中段天山乌鲁木齐河源高望峰冰碛的测年结果 (459.7±46ka BP与477.1ka BP) 遥相呼应,老冰碛的年龄显示我国天山西段与中段至少于MIS12进入了冰冻圈,开始发育冰川。  相似文献   
983.
成层坡积结构构造特征、粒度、化学、电镜扫发描分析和测年资料揭示其形在于末次冰期间冰段(60000aBP~44000aBP)。存在由湿冷向干冷的气候变化。成层坡积上覆的坡积黄土则代表末次冰期全盛及全新世环境以显著干冷为特征。此剖面突出表明昆仑山垭口地区末次冰期早期不是干冷,而是湿冷,与季风模式不吻合。故只能认为当时该区受西风带影响。  相似文献   
984.
基于2019年夏季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十北"科考)中"海燕"水下滑翔机观测的温度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数据,对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分类,及其温度和溶解氧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极白令海海盆区水体一般由温度差异较为明显的上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组成,其温度水平分布具有东高西低的特...  相似文献   
985.
岩质隧洞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臻  郑颖人  张红  王谦源  肖安保 《岩土力学》2009,30(Z1):148-154
依靠模型试验与力学计算,分析了隧洞破坏机制与型式,提出将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出的围岩安全系数作为稳定分析判据。现有各种围岩分类中都有一些标志围岩稳定性的标志性说明,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各级岩体的稳定性标志,尤其提出了一种新的定量标志,即将隧洞在无衬砌情况下的围岩安全系数作为隧洞稳定性定量标志。由此,在给出的相应稳定安全系数基础上反算出各级岩体的强度参数,以提高强度参数的准确性。提出了岩质隧洞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围岩安全系数,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衬砌安全系数,并对青岛市某地下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围岩和衬砌的安全系数。初步建议岩体隧洞的设计标准:初期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不小于1.15~1.2,初衬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3;二次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高于1.25,衬砌的安全系数大于2.0~2.4,以确保隧洞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986.
甘肃白银厂矿田的描述性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厂矿田产在北祁连下古生界优地槽岛弧带中,40年代以来,普遍流行的观点是,白银厂矿田属火山—沉积成因,与黑矿成矿模式可对比。通过详细研究前人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并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提出了白银厂矿田次火山热液成因的观点,建立了描述性地质模式,以图在白银地区进行矿床预测和勘察。白银厂矿田的含矿建造主要由细碧—角斑火山岩组成,其中产有发育良好的次火山岩。次火山岩主要由次石英角斑岩组成,其次有次角斑岩和次细碧岩。一定构造背景的块状酸性次火山岩是成矿有利地区,白银厂矿田的5个矿床均产在酸性次火山杂岩中。次火山岩具有多次侵入特点。卫星影象、重磁模式表明,成矿杂岩分布在具放射状线性构造的环形构造中心,具低密度低磁特点。因此,具上述特征的次火山岩分布区应该是今后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87.
二次生烃是指停止生烃的烃源岩再次被深埋,并且受热温度超过一次生烃的最大温度,达到二次生烃门限时又重新开始生烃。主要生烃物质有干酪根及其衍生的丝沥青、可溶有机质,包裹体有机质、晶包有机质、固体沥青、一次生烃形成的吸附有机质以及缝合线有机质等。不管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是否达到一次生烃高峰所对应的成熟度,其二次生烃曲线均有一个相对的生烃高峰,而且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越高,生烃高峰就越迟,高峰值也相对较小。对于二次生烃的数量、演化路径以及生烃始点等关键问题仍存在分歧,今后应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加强碳酸盐岩二次生烃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8.
末次冰期短尺度气候突变事件:西南地区石笋记录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广西和贵州 3个大型石笋的δ1 8O及δ1 3 C记录 ,末次冰期晚期所揭示的 10 2 ~ 10 3 a级的冷跃变事件 ,其时限为 11.4~ 12 .4kaB .P .,14.5kaB .P .,2 0kaB .P .,2 7kaB .P .,36~ 37kaB .P .及 41kaB .P .等。可与北欧和北大西洋的新仙女木及Heinrich型气候波动事件逐一对比 ,这些短周期的气候突变事件 ,时限上的各种记录可能有差异 ,也许是测试方法和测试对象的不同带来的误差 (包括测试误差 )。具有全球意义的一些气候突变事件 ,如果在发生的时间上都具有同时性 ,那么这种短期突变事件发生的动力机制问题 ,是否是目前人类尚未识别出来的天文因素的驱动 ,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9.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分布规律复杂,成藏时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对岩性油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深入认识.综合运用东营凹陷的构造演化史及岩性圈闭形成史、烃源岩主要生排烃史和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成藏期次、成藏过程、成藏阶段和不同期次岩性油藏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成藏期次主要有两期,即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新近纪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且以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为主要成藏期;不同成藏期次的岩性油藏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第一期分布于生油洼陷,为岩性油藏,其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较宽,油气充注持续时间长,具有两期充注的特点;第二期分布于断裂带和斜坡带,为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其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较窄,油气成藏时间较晚,主要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充注;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以划分为成藏准备、成藏和保存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0.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12,(6):F0002-F0002,1,2
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再传捷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第四次下潜任务时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海试完成后第一时间,国家海洋局在京举行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视频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