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10篇 |
免费 | 3429篇 |
国内免费 | 24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63篇 |
大气科学 | 4591篇 |
地球物理 | 2901篇 |
地质学 | 3823篇 |
海洋学 | 2334篇 |
天文学 | 597篇 |
综合类 | 981篇 |
自然地理 | 27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1篇 |
2023年 | 542篇 |
2022年 | 642篇 |
2021年 | 695篇 |
2020年 | 647篇 |
2019年 | 620篇 |
2018年 | 499篇 |
2017年 | 527篇 |
2016年 | 529篇 |
2015年 | 576篇 |
2014年 | 913篇 |
2013年 | 755篇 |
2012年 | 842篇 |
2011年 | 827篇 |
2010年 | 793篇 |
2009年 | 852篇 |
2008年 | 893篇 |
2007年 | 788篇 |
2006年 | 713篇 |
2005年 | 668篇 |
2004年 | 530篇 |
2003年 | 565篇 |
2002年 | 489篇 |
2001年 | 427篇 |
2000年 | 360篇 |
1999年 | 373篇 |
1998年 | 395篇 |
1997年 | 418篇 |
1996年 | 337篇 |
1995年 | 288篇 |
1994年 | 288篇 |
1993年 | 202篇 |
1992年 | 254篇 |
1991年 | 232篇 |
1990年 | 136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10篇 |
1975年 | 13篇 |
1974年 | 10篇 |
1965年 | 14篇 |
196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新区建设变化监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我国第十个国家级新区,自批准成立至今,其建设进程和效果是东北地区乃至国家层面亟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信息。通过对新区从2013年-2015年在建设用地、建成区范围、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填海造陆等方面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93.
《干旱区地理》2014,(5)
正2014年8月11-14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吉尔吉斯科学院水问题与水能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天山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国际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新疆生地所、吉尔吉斯科学院水能与水问题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吉尔吉斯国立大学生态与旅游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3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议。中吉两国13位专家分别就气候变化条件下天山山区的冰川研究、水资源变化、生物多样性研究、干旱区碳循环及碳储量研究、生态系统变化及质量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新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做了大会专题报告,会后经参会代表充分交流和讨论通过了大会决议。双方就在中吉山地生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98.
Neolithic culture series in the Yishu River Basin developed in the order of Beixin culture-Dawenkou culture-Longshan culture-Yueshi culture.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 of Longshan culture (4600-4300 cal. yr BP), the climate in the Yishu River Basin was warm and wet. Paddy-oriented agriculture planted paddy was very developed. The society was flourishing with great amount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The cooling starting in 4200 cal. yr BP made the paddies shortfall in output or even no seeds were gathered. This situation intensified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population and resource. The scarcity in natural resource led to substantial decrease in population and subsequent drop in archaeological sites. About 4000 cal. yr BP Longshan culture was displaced by Yueshi culture which was relatively un- derdeveloped, simple and unsophisticated. 相似文献
99.
一般认为匈牙利北部渐新世─早中新世盆地演化最初是由产生一个大的二级海侵一海退相旋回的挤压构造所推动的。早中新世盆地的演化在一个过度充填的挠曲(flexural)盆地中,得以用"磨拉石"沉积作用最好地了解。在这期间邻近的西Carpathian逆冲褶皱带的逆冲作用渐渐停止,导致其抬升暴露,大量的沉积物被带入挠曲盆地,使盆地充填至海平面。在这个挠曲盆地抬起的最后阶段,一个浅海沉积环境作为均衡响应而形成,并且三级海平面变化的迹象也显示出来。下中新统一系列的露头沉积学研究证实相标志发生了变化。沿着盆地缓倾斜远端(东南)一侧,一个浅海粗碎屑沉积在明显的深水沉积的粉砂岩之上的突然开始,可能是稍前于Budigalian(在NN_1/NN_2超微化石带的边界)的一次三级海平面下降的结果。在由此导致的低水位时期,各种潮控相进积,是"Burdigalian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泛连续形成的。高水位是由加速沉积作用或构造抬升所形成的向上变浅的进积单元表现的。由浅水深为特征的典型被加长变窄的挠曲盆地具有三维性,特别适于潮汐运动的增强。这导致受潮汐影响的砂质沉积物的发育,与那些和海侵相关的单个强潮汐作用的演化的实例相反,在这里,这些条件是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