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深震带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其地震迁移规律与中国大陆展布方向相同的地震带的迁移规律一致,因此,所得结果不仅对预测中国大陆地震大形势有意义,而且也找到了两者力学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72.
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世明  徐兆凯 《海洋与湖沼》2017,48(6):1208-1219
研究海底风尘组份、来源和通量的地质记录,对于理解风尘在行星辐射平衡、全球大洋的营养盐供应及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源区古气候和古大气环流重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全球第二大风尘源区的亚洲内陆,其风尘产物主要被东亚冬季风及西风带携带至西太平洋。现有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尤其近几年在西菲律宾海和赤道太平洋第四纪风尘物源及通量变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日本海中新世以来的长期风尘记录及其驱动机制方面也获得了重要认识。至少在晚第四纪以来的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从高纬度到赤道甚至南极的全球范围,风尘通量在冰期约高出间冰期2—3倍,表明冰期风尘源区更加干旱而风力更为强劲。在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的长期风尘输入主要反映了亚洲内陆干旱逐渐增强,是受到青藏高原隆起和全球变冷的共同影响。但是,总体上西太平洋风尘沉积的研究程度非常低,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风尘从源到汇搬运和沉积过程的现代观测的缺乏、大洋风尘组分含量及通量定量化中的误区、西太平洋风尘沉积长期演变特征、机制及风尘长期输入对大洋生产力及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3.
74.
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广泛用于有机质来源示踪、古生产力和古海洋环境重建。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值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末次冰盛期(LGM)同步负偏,但是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演化过程的认识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在本研究中,我们详细调查了37 ka以来日本海中部LV53-23-1岩心沉积物δ13C和δ15N演化历史。结果显示,沉积物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6.3‰至-22.5‰和1.6‰至6.1‰,低值出现在LGM(26.5~17 ka)暗色层状泥发育时期,指示较强的陆源输入贡献。在Heinrich冰阶1时期(17~14.5 ka),δ13C和δ15N快速正偏,表明日本海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对应于对马海峡淹没及对马暖流入侵。14.5 ka之后,沉积物δ15N值恢复到5‰,与开阔大洋海水硝酸盐的δ15N值近似。我们采用二端员混合模型粗略地估算了有机质来源的相对贡献。LGM时期陆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5%至80%,14.5 ka以后海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0%至80%。除了增加的陆源有机质贡献以外,LGM时期沉积物δ15N亏损还涉及如下过程:(1)较高的含Fe沙尘供给提高日本海表层海洋生物固氮效率;(2)缺氧环境盛行减弱成岩作用对沉积物δ15N影响。37 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变化与有机质来源、营养盐的供给、表层生产力和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相关,实际受海平面和全球气候制约。  相似文献   
75.
利用FVCOM海洋数值模式,在球坐标系统下考虑非线性效应和天体引潮力的影响,基于非结构的三角形网格建立了包括中国近海、日本海、鄂霍次科海和部分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高分辨率海洋潮汐数值模型,并采用趋近法同化84个沿岸验潮站的观测资料。模拟结果与175个验潮站的实测结果拟合良好,M2,S2,K1,O1四个主要分潮振幅和迟角的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4.0 cm和5.6°,2.4 cm和7.5°,2.6 cm和6.3°,1.5 cm和5.0°。依据调和分析结果给出了4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分布,得到8个半日分潮和5个全日分潮的无潮点,证实了宗谷海峡全日潮无潮点的存在,首次模拟得到津轻海峡的全日潮无潮点;还给出了整个计算海域内最大可能潮差和潮汐余水位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6.
日本海域与中国东北地区“此起彼伏”的拉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海打开前奏及打开以来,拉张作用强度与其西北岸的中国东北地区的拉张强度不是同步的,而是互为消长的,体现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及应力特征三方面,这种互为消长现象可分为五个阶段,其成因可能是日本海强烈扩张时软流圈物质推挤中国东北地区,使后者拉张作用遭遏止。  相似文献   
77.
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the sedimentological data from a piston core KCES1 off the southern Ulleung Basin margin, the East Sea (Sea of Japan). The data include sediment color (L*), X-ray radiographs,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AMS14C date. Four kinds of sediments (homogeneous, laminated, crudely laminated and hybrid sediments) a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s that were considered to reflect changes in bottom-water oxygenation. Alternations of dark laminated/crudely laminated sediments and light homogeneous sediments represent millennial-scale variations that are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resolution change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EAM).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astal Water (ECSCW) and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TWC) were likely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repetition of the anoxic and oxic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East Sea since the last 48 ka BP. During the interstadial, the strengthen summer EAM was attributed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ECSCW because of more humid climate in central Asia, and then more strongly low-salinity, nutrient-enriched water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East Sea. The ventilation of deep water was restricted and therefore the dark laminated layer deposited under the anoxic bottom water condition. During the lowest stand of sea level in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the isolated East Sea dominated by stratiˉed water masses and the euxinic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formed. The homogenous sediments have been predominating since 17.5 ka BP indicating that the TWC has intruded into the East Sea gradually with the stepwise rise of sea level and the bottom water oxygen level was high. During the late Younger Dryas (YD) period, the last dark laminated layer deposited because the ventilation of bottom water was restricted by stronger summer EAM. The TWC strengthened and the bottom water became oxic again from 10.5 ka BP.  相似文献   
78.
在ERA-Interim的平均海平面气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气旋追踪算法和气旋密度估计算法,研究了1988—2017年期间日本海海域气旋的气候特征.首先阐述了近30 a日本海气旋频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M-K突变检验分析了其突变特征.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了近30 a日本海气旋强度、源地密度、轨迹密度和消亡密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79.

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的MW9.0级逆冲型板间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本研究基于NIED F-net矩张量解目录中的震源机制解,选取两个长轴相互垂直的矩形区域进行应力场2D反演,获取了日本海沟俯冲带地区应力场的空间及时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主震前,俯冲带地区应力状态在空间上大体趋于一致,即应力轴(P轴、σ1轴及SHmax轴)系统性地倾向板块汇聚方向,P轴、σ1轴倾角整体偏缓(< 30°),且远离震源区及日本海沟东侧区域内的应力轴倾角普遍大于主震震源区内应力轴倾角;主震前,受2003年5月26日在宫城县北部发生的MW7.0地震影响,位于MW9.0地震震源区西北侧的应力场出现明显扰动,σ1轴倾向顺时针偏转150°~180°,并于之后大体恢复至震前状态,同期其他地区没有明显变化,这种情况可能和主震断层局部(深部)的前兆性滑动有关;主震后,距离震源区较远处应力场变化不大,主震震源区内应力场发生显著改变,P轴及σ1轴均以大角度(>60°)倾伏于板块汇聚方向,SHmax轴顺时针偏转60°~90°且在日本海沟附近普遍平行于海沟轴.这项研究以时空图像的方式展示了大地震前应力场变化的特点,反映了大地震孕震过程中构造与地震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大地震孕震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卢鋈 《气象学报》1935,11(4):167-178
我国之温带风暴,以长江流域霉雨季中者,发育最为完全。其与欧西之风暴,组织上究竟是否相同?此一问题,极关重要,然欲知风暴之组织,端赖高空探测之纪录。我国气象事业,尚在萌芽时期,设备未完,研究极感困难。惟於风暴过境之时,注意地面天气及各项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