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检查地质记录中的现代、历史和海底滑坡发现,活跃大陆边缘的滑坡可导致海啸。海啸可破坏海岸及海底设施,而且由于其对社会的潜在重大影响,也是海洋地质灾害研究的要素。在此类环境中,海啸被认为主要由地震活动触发;然而,也有一些假说认为海底滑坡可导致海啸。本文简要综述了活跃陆缘可致海啸的海底滑坡地质特征和触发机制。可致海啸的大型海底滑坡大都发生在无增生的陆缘。这些观测结果对海啸预警系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日本的海啸预警系统尚未考虑海底滑坡触发海啸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2.
This paper presents a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of a remarkable polar low observed over the Sea of Japan on 21 January 1997 by using a 5-km mesh non-hydrostatic model MRI-NHM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Non-Hydrostatic Model). A 24-hour simulation starting from 0000 UTC 21 January 1997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the observed features of the polar low such as the wrapping of western part of an initial E W orientation vortex, the spiral-shaped bands, the cloud-free “eye“, and the warm core structure at its mature stage. The “eye“ of the simulated polar low was relatively dry,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 downdraft. A thermodynamic budget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warm core“ in the “eye“ region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adiabatic warming associated with the downdraf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ndensational diabatic heating, the vertical velocit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moisture flux, and the circulation averaged within a 50 km~50 km square area around the polar low center shows that they form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and this loop is not inconsistent with the CISK (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 Kind) mechanism during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the polar low.  相似文献   
133.
东亚活动中心与我国水旱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长望 《气象学报》1936,12(11):600-619
民国二十年的大水和二十三年的大旱是近百年来罕有的现象。这两次浩劫不单给与国人之生命财产以重大创伤,同时也成功了中国气象研究上最感迫切的中心问题。关於这两次水旱钜灾刘治华朱炳海,两先生曾先後撰文阐明了致灾的天气因素和原理。当时因收集国外气象材料颇费时日,他们的敍述就不得不偏重於国内的天气情形,不过在讨论中他们也曾顾及到东亚天气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海的  相似文献   
134.
本文根据已有的日本海区域重力场和莫霍界面分布资料和由地震P波速度层析模型转换的密度分布及其重力异常场资料作对比。分析和讨论了两者在日本海的重力异常场、深部地壳构造特征和日本海的扩张中心上的异同。并提出和探讨从日本海纵跨本州岛到太平洋的佐渡-伊豆高重力异常带。  相似文献   
135.
日本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中国夏季降水预测能力,首次采用日本地球环境前沿研究中心的全球海-气耦合环流模式(SINTEX—F),对1982—2004年中国160个测站的夏季降水进行了预测试验。通过与实况资料进行检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尤其是对长江流域夏季异常降水预测较好,这对今后中国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6.
黄海、渤海是我国北方内海.早在西汉时期,就有船舶横跨南北海域之间以及越洋朝鲜、越南、日本等邻近国家。人们在这一水域考古发现的沉船数量不多,时代也不平衡,其中包括韩国新安、辽宁绥中、甲午海战在内的若干大型沉船,为古代沉船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7.
1275年2月,忽必烈派遣使臣前赴日本,却不想使臣刚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杀死了一屮国自古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说,忽必烈得知使臣已被处死.龙颜大怒.立即发兵征讨日本。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忽必烈集结了史无前例的大批舰船和数十万士兵和水手.准备讨伐日本国儿年来,忽必烈曾两次派遣规模巨大的舰队远征日本.但都失败了两场台风阻挡了大军去路.数十艘舰船粉身碎骨.沉入深海。  相似文献   
138.
日本传统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关注日本海洋文化是对全面推进海洋文化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的拓荒工作.研究立足文化人类学、在功能主义视角下,针对日本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海神信仰,分别就日本海神信仰的内涵及本质、功能性分化与发展、功能实现途径、功能分类及其文化价值加以提炼与解析,从而揭示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日本海神信仰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常称为日本俯冲带)经日本海沟插入中国东北大陆下约600 km深处,到达吉林珲春一带,造成东北地区频繁发生深震活动.不少研究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是中国东北及邻区岩石圈减薄和伸展作用的重要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40.
日本本州及其邻近区域的应力状态以及弧后盆地的演化机制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序列(2011年3月11日至2012年3月15日)的哈佛双力偶解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五种类型的震源机制解:与主震类型一致的低倾角逆断层型地震;主张应力方向垂直于日本海沟走向的正断层型地震;主张应力方向平行于日本海沟走向的正断层型地震;主压应力方向平行于日本海沟走向的逆断层型地震;包括走滑型地震在内的其他类型地震.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序列中发生在弧前增生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大地震发生之前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特征有显著区别,反映出该地区的应力状态与震前相比有较大改变.东日本大地震及其前震释放了附近区域的累积弹性应力,主震破裂区附近太平洋板块和其上覆板块接近完全解耦,降低了日本海盆地、中国东北地区的近东西向挤压应力水平.不过,整个本州岛东部区域太平洋板块和其上覆板块并没有完全解耦,但应力水平并不高.我们认为,日本海及中国东北应力水平的降低会使该区域的近东西向挤压型地震的危险性降低,而使NNE-SSW走向的走滑型地震活动性增强.同时,火山活动性也会增强.尤其是本州岛地区,存在近期火山爆发的可能性.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特征还提示我们,日本海的应力状态及日本海的演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太平洋板块和上覆板块的耦合状态.持续的弱耦合将不仅使得弧后大范围的地区保持岩浆上涌所必须的拉伸应力环境,而且还会因弧前隆起区发育大量正断层型地震而向深部提供促使岩浆生成所必须的水,因而造成日本海的再次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