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无锡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利用虚拟GIS技术建立仿真地裂缝的虚拟平台,在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锡西地区地裂缝的分布特征以及野外采集的数据,对延伸地面和房屋的地裂缝分别采用几何建模法和动态纹理建模法,从而实现小尺度范围内动态仿真研究区地裂缝及其对房屋产生的影响作用。此外,在大尺度范围内对比产生裂缝的房屋、基岩起伏以及地面累计沉降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对比地裂缝与引发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选择开发环境良好的VC++作为虚拟开发平台,利用OpenGL(open graphic library)作为可视化开发工具包。研究成果能够为研究者清晰直观地探究地裂缝灾害的发生过程、引发因素以及产生的后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2.
近44年无锡寒潮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锡市1959~2002年共44a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无锡寒潮发生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寒潮的年发生次数有线性减少趋势;寒潮减少主要发生在10月、12月、4月.分年代看,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逐年代减少,但90年代又增多.寒潮减少与降温幅度减小、最低气温升高有关,其中最低气温升高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特征区域的500 hPa高度场偏高是寒潮发生次数减少的直接原因.最后,针对多寒潮年和少寒潮年的环流特点,给出了500 hPa典型距平场特征.  相似文献   
23.
本文研究了昆明滇池和太湖无锡湾软体动物壳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利用化石同位素组成,恢复了昆明盆地百万年以来和太湖无锡湾近四万年以来的古气候环境。研究表明:淡水软体动物壳化石氧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最大差值可达7‰;钻孔中的不同层位的贝壳化石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现代贝壳同位素相比,既有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的层段,也有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层段,氧同位素变化周期为十万年;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湿润期对应,而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干燥期对应。化石氧同位素记录了昆明盆地古气候干湿变化有十万年的周期,随时代变新,气候逐渐干燥;以化石碳氧同位素为主,综合沉积物特征,推断太湖无锡湾近20m地层形成于近四万分年至今,气候温和潮湿,环境可能为河口相。  相似文献   
24.
无锡嵩山长兴期海绵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上扬子区川东鄂西及滇黔桂地区,近十年来相继发现的长兴期生物礁不下四十处。近年来,我们在无锡嵩山发现了长兴期海绵生物礁,在苏州西山发现了长兴期海绵生物丘。 一、无锡嵩山长兴组剖面 位于无锡市东郊安镇之南,距无锡市20km余公里,剖面出露不全,未见底,局部有岩浆岩穿插或被第四系掩盖。岩石成层性差,多呈块状,外观常  相似文献   
25.
江苏无锡嵩山下三叠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嵩山下三叠统碳酸盐浅滩相剖面在中下扬子区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碳酸盐滨岸浅滩相剖面不仅最灵敏地记录了海平面变迁历史,而且具有独特的副层序结构和特殊的层序识别和研究方法,在层序地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于与微古地理相结合的副层序分析方法,在嵩山下三叠统露头剖面上共识别出3个2类三级层序,并分别讨论了各层序的发育特点和识别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6.
陆安娜  吴文富 《气象》1989,15(12):41-43
前言 1988年3月14—15日无锡市出现了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在3月15日的24小时内,无锡市先后出现了雷阵雨、冰雹、冰粒、大雪等天气。不到48小时,气温差达27℃,似乎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这一天气过程的形势类似于江南初夏入梅形势,在3月份  相似文献   
27.
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秀丽,历史悠长,素以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众多而著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  相似文献   
28.
《汉书·地理志》记载,“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平”的美丽传说,无锡地名大概滥觞于此。说起无锡的名胜景区,人们往往立即会想到灵山和鼋头渚。灵山景区有“中国佛教文化博览园”的美称,鼋头渚景区则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美誉,都称得上是无锡响当当的旅游名片。但要说人文历史风景,则应首推被誉为“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的锡惠景区。  相似文献   
29.
近日,网上热传的无锡“抽象”地图中,将无锡设计成了一个大正方形,被网友认为“有趣但不太靠谱”。还有网友认为,无锡地图的形状很像一只萌翻了的“狐狸头”。然而你知道吗?在无锡城建档案馆里,珍藏着无锡“第一张实测地图”,这份地图完全依靠人力、手工丈量,见证了无锡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变迁。21日,记者见到了这份珍贵的实测地图,同时也有幸见到了地图的发现者顾沛霖老先生。  相似文献   
30.
基于遥感分析的无锡市城乡过渡地域嬗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山  陈升 《地理学报》2009,64(10):1221-1230
无锡市30年遥感影像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无锡市城乡过渡地域用地形态主要以郊区农业形态存在,从1998年以后,郊区农业形态消失.城乡过渡地域从行政区划概念下的郊区嬗变为具有新型城乡关系的城乡耦合地域,但行政区划的调整滞后于空间用地形态及社会属性的嬗变;通过建立嬗变模型,分析影响无锡市城乡过渡地域的嬗变因素,外部控制因素主导着城乡过渡地域嬗变,同时引导内部控制因素变化,并且城乡过渡地域嬗变具有不可逆转性,城乡统筹规划中应强化乡村外部条件促进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