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3篇 |
大气科学 | 18篇 |
地球物理 | 134篇 |
地质学 | 58篇 |
海洋学 | 19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随着我国强震记录的积累,利用强震记录进行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研究成为必然。使用滇西南地区2007—2011年间强震台网记录到的强震动记录数据,研究使用水平/垂直谱比法(H/V)处理强震数据时的几个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使用H/V谱比法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研究时,强震记录和地脉动记录存在较大的不同;使用强震记录可以获得更多的震源和台站场地参数信息,但这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强震数据使用时的难度。比较国内外学者使用强震数据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的研究成果,分析在使用强震数据时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使用强震记录研究场地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给出了一种短周期瑞雷(Rg)波的自动检测器,其目的是用于三分量台站所记录到的区域(<2.5°震中距)事件。该检测器以17~22s的瑞雷波自动检波方法为模型;我们已经修改了用在近距离和短周期的算法。我们对该检测器在印度中部一群定位很好的矿山爆破和该地区一组地面实测事件进行了检验。Rg波检测器结合了半自动的事件检测系统和定位算法,并被用在连续数据上。为进行前置滤波,对傅里叶方法和基于小波的方法进行了评估。在小波前置滤波后,我们看到了用Rg波检测器估算的后方位角标准偏差的样本,它与系列事件fk3CP波的后方位角相当。结果表明,用Rg震相后方位角定位与用小信噪比的初至震相后方位角定位这两种方法是兼容的。相对于傅里叶前置滤波而言,我们更推荐小波前置滤波,因为在近距离上,在低信噪比的背景上检波,小波前置滤波的一致性更好。 相似文献
43.
44.
45.
SAR图像中散射目标的散射矩阵受极化方位角(POA)的影响会改变散射体的散射特性,散射矩阵是极化干涉SAR (PolInSAR)估计不同极化状态下复相干性的基础。本文根据极化方位角产生机制,建立了多视情况下基于极化方位角补偿的极化干涉相干性估计模型,分析了极化方位角补偿对相干性估计方法和不同散射机制下相干性估计的影响程度,研究了基于三阶段法与极化方位角补偿的植被参数反演。利用L波段SIRC全极化SAR图像为实验数据验证极化方位角补偿对极化干涉相干性估计和植被参数反演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极化方位角补偿能够改变不同极化状态相干性分布规律,提高相干直线拟合精度,改善植被参数反演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6.
非开挖导向钻进实际轨迹的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开挖导向钻进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钻进中,由于钻进在地下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到得钻进中当前点的顶角、方位角和孔深,通过均角全距法原理,可以近似地描绘出当前钻孔的空间实际轨迹,并确定钻头的位置。应用这一原理,同时运用VisualBasic语言和AutoCAD绘图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一套应用程序,可以直接绘制出当前钻孔轨迹,并可实现对钻孔轨迹的调控,从而保证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7.
倾斜界面和各向异性地层对H-κ搜索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理论合成接收函数,研究了倾斜界面的倾角大小、埋藏深度和各向异性地层的各向异性大小、地层厚度、快轴的倾斜角度五个地层参数对不同方位角接收函数的H(地壳厚度)-κ(波速比)搜索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倾斜界面使下倾方向的H估计值偏小,κ估计值偏大,且偏离程度和倾斜角度成正比关系,而对上倾方向的H、κ估计值影响不大.水平轴各向异性地层(HTI介质)使所有方位角的H估计值偏大,但不同方位角的H估计值变化不大,与快轴夹角较小方位角的κ估计值严重偏小,而且这种偏离程度与各向异性大小和各向异性地层厚度成正比.倾斜轴的各向异性地层使不同方位角的H估计值可能偏大或偏小,而κ估计值随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和水平轴各向异性地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8.
49.
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不同频率地电场观测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但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能量)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对都兰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滑动相关性方法对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台站周围400km范围内地震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青海玛多MS7.4地震前后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计算结果进行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1)都兰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不仅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现象,而且出现异常的频率与地震事件震级(能量)存在一定关联性:高频成分(3.4h和8h)与■及■两个地震序列的地震事件均有关联性,其中与■在震前约25(±5)天、10天和5天相关性异常显著,与■在震前约55天、35天、15天和5天相关性异常显著,而低频成分(24h)则仅与■地震序列中的地震事件在约55、35、20及5天左右出现较强的相关性;(2)玛多MS7.4地震前,都兰地电场低频成分(24h)的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在地震前约55(±5)、20(±5)天左右出现明显异常现象,其出现的时间与相关性统计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原因可能是孕震断层与...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