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4篇
  免费   1495篇
  国内免费   1411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493篇
地球物理   3844篇
地质学   3403篇
海洋学   49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406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8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文章对采自贵州从低海拔的东部到高海拔的西部且大致平行的石灰岩和砂岩两地带均生长的3种C4草本植物,即巴茅(Miscanthusfloridulu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和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a),以及相对应的土壤表层样品,进行了营养元素和C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不同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尤其是Ca和N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对植物的N含量、C/N比值和δ13C值的影响,以了解植物的C/N比值(指示植物残留物质量的一种标志)与土壤有机C积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N含量和δ13C值具有随海拔的上升而显著增大趋势,而植物的C/N比值在砂岩地区虽有减小的趋势,在石灰岩地带则没有。对所研究的C4草本植物来说,在土壤pH值为5.8的中性条件下显示出Ca的最大吸收,因此,Ca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协变模式在两种土壤类型中表现出相反的倾向,并存在土壤交换性Ca的边界浓度:当土壤可交换性Ca的含量为2.24mg/g,相应土壤的pH值在5.8以下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上升,而植物的C/N比值会显著降低;当Ca在边界浓度以上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下降,而植物的C/N比值有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植物残留物的N含量和C/N比值受Ca元素含量的相  相似文献   
122.
根据羊街盆地充填特征和构造演化,认为该盆地是在走滑构造活动中,局部伸展拉陷条件下形成的。南北走向的小江断裂左行走滑活动,控制了拉分盆地构造的形成和发展,成盆期末又发生了构造反转变形,同时提出了盆地形成和构造反转的地球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23.
煤田地震勘探一直探寻着对小断层的自动检测方法,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无良策。本文介绍了多元地震参数的模式识别方法,并通过模型及实测资料成功地检测到10m以下小断层。  相似文献   
124.
李晓 《矿物岩石》1996,16(3):72-77
在某些地球化学环境中,微生物对水─岩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与硫化物相互作用试验,初步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引起水─岩介质变化特征,分析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5.
地层中的断层实际存在的数目远比构造图上的多。影响断层制图的因素除断层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外,主要受地震分辩率和地震测线网格密度的控制。讨论了地震网格密度对断层检测的影响,提出了采用Horvitz-Thompson概率模型估计一个总体中断层的数目和规模,给出了该模型的计算公式,并以计算机模拟的断层总体为例介绍该方法在预测断层特征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叙述了电子自旋共振(简称ESR)法所测定的河北省张河湾水库F1、F7断层的年龄,将ESR年龄和以往测试的TL年龄进行对比,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证明ESR测定第四纪断层的可能性,F1、F7断层的年龄值均大于定义的活动断层年龄值下限(1.1×104a)。因此,它们不属活动断层,这个结论也被其它地质观测手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7.
128.
逆冲断层前锋带的构造样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逆冲断层产出构造环境和规模的不同,其前缘可以有拆离型,褶皱型,前冲型,反冲型等多种样式;每种样式又可具不同特征。此外,逆冲前缘还常伴生一些重力构造,盆地构造和不同方向的反转构造。各种构造样式可以相互转化和过渡而共存于同一逆冲带,或发育于不同逆冲带中。它们是研究塑冲作用的动力状态,,扩展方式和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9.
新生代阿尔金断层中、东段右行走滑特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3个地块近4个古地磁样品中得出的古纬度数据表明,新生代阿尔金断层中、东段的右行走滑特征明显。白垩纪以来,新疆板块相对柴达木地块向北移动了0.6°-5.4°。据此将断裂两侧各地块复原到白垩纪末的位置,天山-北山地体与祁连山地体相联,柴达木地体成为塔里木地体的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130.
在江西赣州西北部蛤湖地区发现1条韧性拆离断层,宽1~3km,倾向南东。该断层以震旦系砂页岩的构造片岩化和中酸性火山岩的糜棱岩化为特征。其上盘由5~6条铲式正断层组成,正断层的倾向与拆离断层一致,其中最上部的1条正断层控制了箕状断陷盆地的形成和分布;下盘为笔架山穹隆状复式花岗岩杂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震旦系浅变质地层。这些构造构成了一个在成因上与拆离断层形成有关的伸展构造体系。该体系的形成与区域北东向地垒式隆起局部地段的强烈隆升有关,发生于侏罗纪至晚白垩世,其活动对内生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