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5篇
  免费   1626篇
  国内免费   1236篇
测绘学   48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4020篇
地质学   3693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69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进一步了解王古1潜山的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利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的大量三维地震剖面和一些钻井资料,并结合东营凹陷南坡缓坡带区域构造背景及成藏条件分析认为,王古1潜山初始发育于印支期,后经燕山期拉张断陷,切割为断块并抬升,最后于燕山期定型,为典型的缓坡盆倾残丘潜山。该潜山被NW向和NE向断裂切割,潜山高部位侵蚀风化严重,上覆孔店组盖层及沙河街组烃源岩,油气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运移至潜山顶部形成侵蚀残丘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北凯尔特海盆西北部3个NEE走向活化大断层系统向西北下降,制约着中生代3个半地堑的位置.断层的位置是根据下伏基底构造确定的.其年代为华力西期.该地区的华力西构造与局部构造相比较,显示出叠瓦状断层的一系列特征.这些中生代活化构造决定了该区半地堑盆地的位置和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6.
在印度西大陆边缘外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和浅层剖面都揭示了在内陆架上有空白反射、反射波终断与渗流相伴生的形式出现的声学屏蔽特征的存在。这些屏蔽现象揭示了富含气体沉积物的存在。在外陆架-中陆坡地区,那些麻坑地形及上覆水体中突出的羽状流都清楚地表明有气体从陆坡沉积物中渗流出来,而正是这种渗流反映了源岩的存在。地震剖面也揭示了中-下陆-陆隆地区存在着似海底反射波(BSR),同时推测认为存在着气体水合物。BSR大约出现在海底之下300-600ms(TWTT)、水深525-2200m的范围内,它们偶然地呈不连续特征。在BSR之上同样也可以见到清楚的反射空白区及声学空白带。相反,杂乱/或散射的双曲线反射波则出现在BSR之下,这可能是富含气体沉积物存在的一种反映。褶皱、底辟构造及断层均存于陆坡-陆隆区,它们可能成为流体及甲烷气体从深部向上运移的通道及圈闭。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提出了一种断层处理新方法——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合成算法,这种方法兼有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其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含逆断层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自动绘制及任意边界的构网问题,使绘出的等值线图误差较小,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