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交通出行方式,在国内外许多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公共自行车相关研究多以使用特征分析为主,而与建成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少。采用运营大数据与网络开放大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以南京市桥北区为案例,研究公共自行车站点使用特征及建成环境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存在明显的时空间差异;使用主要受站点300 m范围内日常服务设施网点密度、基础设施及公共交通条件等建成环境因子影响;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段使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片区站点的优化布局与管理建设,以及无桩型共享单车的投放与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周扬眉 《东北测绘》1999,22(2):43-44
对于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桥,本文以常见的桥墩形式双柱式桥墩为例,介绍了其桥墩中心位置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强地震作用下,桥台及台后土体对斜交连续梁桥抗震作用的影响。以一座三跨连续斜交箱梁桥为依托,应用sap2000建立不同斜度的模型,针对有、无桥台两种工况,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纵向不同地震动强度输入下,桥台及台后土体作用对不同斜度的连续梁桥主梁和桥墩位移的影响规律,并对桥墩的延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台及台后土体的存在会抑制主梁的纵向位移,大大增加主梁梁端的横向位移,地震动幅值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桥台及台后土体作用会减小墩顶纵向位移和墩底纵向弯矩,降低桥墩纵向位移延性需求,提高桥墩纵向安全性,斜交角越大,该影响效果越小;桥台作用对桥墩的横向反应几乎无影响。建议在桥梁抗震设计时应考虑桥台以及台后土体的作用,并针对不同斜度的连续梁桥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4.
地震激励对高速车辆-简支箱梁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关系到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和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运用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桥梁区段车辆-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在人工地震波作用下高速铁路车-线-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地震激励对轨道板、支撑层和桥梁的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大于对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桥梁结构对地震激励的敏感程度大于轨道结构;车辆运行速度对系统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大于对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地震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双向碰撞效应对连续斜交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Kelvin-Voigt模型模拟桥台伸缩缝处的纵向碰撞现象,采用简化滞回模型模拟挡块与主梁的横向碰撞过程,针对某三跨连续斜交桥进行参数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双向碰撞对主梁横向位移的影响远比纵向位移大,其中桥台间隙对主梁平面转角的影响最大,且平面转角随桥台间隙的增大而减小;横向碰撞对墩柱曲率变形的影响远比纵向碰撞大,其中挡块强度的影响特别大,当挡块强度由0%增至50%时,墩柱纵、横向曲率均值分别增大13.43倍、7.21倍。随着斜交角的增大,梁端纵向位移不断增大,横向位移和平面转角则先增后减;墩底纵向曲率不断增大,横向曲率经历先增后减\,再增的过程;纵向碰撞效应先减弱后增强,而横向碰撞效应则先增强后减弱。由于横向碰撞对墩柱的影响远大于纵向碰撞,因此在斜交角为15°~45°时,宜设法降低横向碰撞效应。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曲线桥梁在多维地震激励下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特性,本文建立了空间桩-土脱离、摩阻和土体压缩非线性理论分析模型。为简化计算将该非线性弹簧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结合有限元ANSYS分析平台建立了黄土场地的曲线桥仿真分析模型,对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曲线桥进行了多维多工况数值分析,对比研究了曲线主梁跨中弯矩、墩底剪力和弯矩及桥墩顶位移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曲线桥梁主梁跨中内力与地震波输入方向密切相关,三维地震作用下主梁内力最大;各工况地震荷载作用下桥墩底部径向剪力响应比切向剪力响应大很多,而桥墩径向弯矩比切向弯矩略小;同一工况下不同桥墩顶切向位移响应大小相当,而径向位移差异较大。在进行非规则曲线桥梁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多维和单维地震激励输入工况。  相似文献   
107.
为提高斜交网格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双防线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双防线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采用剪切耗能段和特定梁端塑形铰进行集中耗能,使主体结构构件保持弹性。剪切耗能段不承受和传递重力荷载,易在震后修复或更换,使建筑可迅速恢复功能。为实现目标耗能机制,对等效能量塑形设计法进行改进以适用于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并进行结构设计举例。采用OpenSees软件对所设计结构建立详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以验证双防线耗能机制并评估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结构顶部位移角分别为0.28%、0.8%和1.7%,与性能设计目标基本相同;(2)中震时剪切耗能段屈服,特定梁端未出现塑性铰;(3)大震时,特定梁端出现塑性铰以增加结构耗能能力,剪切耗能段屈服且处于延性范围内。因此新型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具有有效的双防线耗能机制,在中震后可迅速修复,在大震中可保持延性,实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8.
大港千米桥潜山储层形成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之下的千米桥潜山是一个深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潜山形成经历了中—新生代褶皱抬升—埋藏改造等复杂的地质过程,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复杂,有效孔隙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晚期油气的充注。对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的解析表明,中生代强烈构造变形事件之后的大气水岩溶作用形成了潜山储层基本格架,而第三纪埋藏过程中发生的选择性溶蚀与胶结作用则使储层结构复杂化,储集空间分割性进一步加强。在潜山油气充注过程中,缝洞系统与供烃窗口的对接关系决定着油气主疏导网络分布,而疏导网络与储集空间的连通与否则控制潜山油气分布。千米桥潜山油气藏应属于成岩封闭的裂缝性油气藏,而非块状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9.
2006年2月14日。钱江晚SEA5版报导了笔的一项研究成果:距今8200年前的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了钻木取火的弓钻。目前已知国外最早的弓钻所加工的痕迹发现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梅尔伽赫遗址第三时期,距今近6000年,比跨湖桥遗址晚二千多年。相传三皇五旁之首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为民造福万代。那么跨湖桥遗址的弓钻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0.
大跨度连续钢构桥上部构造施工,常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即每浇筑一块混凝土箱梁,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就进行预应力张拉,然后挂篮前移,浇筑下一块箱梁,周而复始直至合拢。在大跨度连续钢构桥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过程中,挠度变形是显著的,既有重力引起的向下挠度变形,又有张拉力引起的向上的挠度变形,还有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悬臂向下、温度降低悬臂向上的挠度变形。这种挠度变形在大跨度连续纲构桥上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监测,并在计算箱梁放样标高时考虑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向施工悬臂的竖向合拢精度,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因此挠度监测在大跨度连续钢构桥施工中占有极苴莆季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