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851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4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61.
该区处于衷牢山-金沙江锡矿带义敦哈格拉复式花岗岩北缘.本文主要以矿物包裹体的相态和温度将岩浆成矿划分为:早期岩浆阶段→中期岩浆阶段→晚期岩浆阶段→岩浆期后气-热液成矿阶段→成岩成矿后的叠加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62.
63.
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杰敏 《地球化学》1994,23(C00):76-83
滇西砂岩铀成矿带位于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边界的邻近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基底的晚第三纪盆地中堆积了浅色古煤碎屑岩建造,砂岩铀矿即产于其中。本文从富铀花岗质基底岩石、铀矿源层、断裂系统、地热流体和铀成矿时代与地热活动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滇西砂岩铀矿是一种热水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64.
论岩体结构的表生改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我国西南、西北一些在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区,大量的工程地质调查表明,这些地区浅层岩体的表生改造相当发育,它们对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及斜坡岩体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现场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一由花岗岩构成的坝区所产生的上述现象作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岩体结构表生改造的力学机制和典型鉴定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地质力学模型,并对表生改造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影响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5.
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和油气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详细讨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和油气分布。论文指出我国含油气盆地多属板内断陷(或坳陷)叠合式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样式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66.
东川式铜矿伴生组分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东川式铜矿的成因,自否定岩浆期后热液成矿,转为以沉积—变质成矿为主流派观点以后,沉积—成岩期后成矿否定了客观存在的后期多元、多期叠加改造成矿的现象。本文由伴生组分特征研究入手,肯定了后期多元、多期叠加改造成矿的存在,希引起研究者重视,对找富铜矿及回收伴生的金、钴,均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花岗岩型碳酸钠质交代热液铀矿床蚀变带中的重矿物有明显的改造与叠加现象。随着矿物的解离,热液从围岩中获取了部分矿源。主要铀矿化是在热液连续活动的晚期,铀与金属硫化物共沉淀。本文就西北某花岗岩体在碳酸钠质热液作用下所发生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主要重矿物性质的一系列变化,以及与此有关的铀的活化转移与沉淀阶段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8.
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伟  陈少玲 《云南地质》2007,26(4):404-410
芦子园铅锌矿产于镇康复背斜核部寒武系沙河厂组大理岩、板岩、片岩地层中,沿背斜轴部产生的断层及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酸性及基性岩浆热液,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叠生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9.
魏成  陈烈  唐常春 《热带地理》2007,27(2):120-125
从珠三角高密集城中村的形成入手,探讨其与外向型乡村城市化以及相关制度约束的关系,从而揭示了高密集城中村空间现象的形成过程。同时,对近年来珠三角各城市治理与改造高密集城中村的相关模式与对策进行梳理与评价,指出目前珠三角各城市的城中村治理中的挫折与困境(适应性效率不足),客观上反映了国家宏观制度供给结构与先行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制度落差,珠三角大都市地区城中村的最终都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中针对目前城中村治理改造的问题与困境,提出珠三角高密集城中村空间治理予以重视的若干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70.
苏浙皖地区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震旦世开始至中三叠世,苏浙皖(下扬子)地区沉积了三套巨厚的海相烃源岩系,即:上震旦统一上奥陶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三叠统海相烃源岩,三套烃源岩热演化特点不同,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期构造阶段的热演化,已达过成熟干气阶段,上古生界烃源岩基本处于生油阶段晚期;大部分三叠系烃源岩处于成熟生油阶段,少数处于未成熟阶段,区内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两次成油过程,第一次发生在加里东运动前的盆地沉降阶段,第二次发生在加里东运动后晚古生代陆表海代积阶段,全区海相油气储盖条件发育,配置有利,经多年油气勘探证实,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应立足于苏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除苏北地区外,尚有皖南与浙西地区,中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应集中在区内几个发育较好的中生代盆地,如常州、句容,无为,望江盆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