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篇 |
免费 | 177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462篇 |
地质学 | 185篇 |
海洋学 | 82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33篇 |
自然地理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74年 | 8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9篇 |
1963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本文根据非均匀破裂圆盘位错模式在均匀介质中给出的远场位移解,通过直角坐标系的正交变换,导出了一组震源节面方程。其中,P波理论地震图的计算,考虑了介质的非弹性吸收和仪器暂态特性的影响。节面方程采用球面量板求解:取4个台的(?)折算振幅比,直接拟合其辐射图型因子,即可在球面上求得震源两个节面。最后,用本文方法分析了新丰江水库区一个中等强度的震例,所得断层面解与按(?)初动符号分布确定的结果甚为接近。 相似文献
54.
简要介绍了2008年8月30日新疆和静MS5.6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和局部构造应力场等,分析了地震前震源区周围及相关构造区域出现的中、短期地震活动异常特征。结果显示,该序列为主-余型,余震活动呈间歇式,衰减迅速,震源断错性质为走滑型。震前震源区东侧存在长时间4级地震平静、3级地震围空及多台地震波振幅比的异常等现象,同时在地震发生前1~3个月出现了短期异常,表现为振幅比异常的回返、空区瓦解和地震窗的异常。依据多种异常变化,在震前对该地震做出了三要素准确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55.
用(P)、(S)波速度振幅比求小震机制解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和仿真后的最大位移振幅比资料分别测定了小震震源机制参数,并对两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二者基本一致,说明直接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记录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代替最大位移振幅比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88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记录的连续波形垂直向分量, 进行了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研究, 得到了中国大陆周期为10 s的背景噪声强度的时空分布图像。 背景噪声强度的时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2011年1~3月间的背景噪声强度最高。 背景噪声强度空间分布显示,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呈现明显的分区特性, 其分布与地质结构无明显相关性, 表明背景噪声场的强度高于场地效应。 其中, 东南沿海地区的背景噪声强度最大, 向内陆地区逐渐衰减, 至青藏高原地区背景噪声强度减至最小。 这种方向性的强度分布很可能与菲律宾和太平洋的潮汐等因素有关, 受印度洋的影响不大; 而到新疆地区, 背景噪声的强度又有一定程度增加, 表明这一地区的背景噪声主要不是来源于中国东南海域, 而是来自于欧亚大陆内部。 本研究得到的背景噪声强度可以为多个地区的微震强度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也可以为背景噪声互相关的地震学研究提供参考。 更为重要的是, 还可以为基于背景噪声提取面波衰减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进而实现从背景噪声中提取面波衰减。 相似文献
57.
58.
利用福建地震台网的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的数字记录,采用波形对比法,分析发生在同一地区的爆破与地震波形特征.结果发现,爆破与地震在震相、P波初动符号分布、振幅比As/Ap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据此得出爆破识别的有效判据,并对一次疑爆事件进行有效检验,为今后爆破的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本文基于裂隙潮汐应力分析,提出了不排水条件下,单裂隙和多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模型.基于响应模型的分析计算,绘制了单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与裂隙产状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岩体弹性参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对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影响.结果表明,M2和O1波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随裂隙倾角(DIP)增加而增加,位相差都在±165°~±180°( DIP< 15°)和0°~±10°(DIP>15°)之间,且两波位相差符号相反;流体压力振幅比线性地响应岩体弹性常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的变化,但位相差几乎不受裂隙和岩体弹性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1993年中甸M5.8地震前后区域尾波衰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ki,K和Chouet^[1]提出的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为基础,利用1993年7月17日中甸MS5.8地震的前震和余震资料,研究了该次地震前后的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QC^-1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主震前后区域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QC^-1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震前,区域平均β值为0.0122s^-1,相应的QC值为111;主震后,区域平均β值为0.023s^-1,相应的QC值为60。主震前后的QC值变化为1.85倍,表明在以主震为中心,半径约50km的小范围内主震前后的介质背景发生了明显变化。用释放的地震应变能ε(t)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表明主震前高QC值地区与高应变能释放地区是相一致的。中甸地震序列的尾波振幅衰减β和QC值显示了具有前兆意义地空变化的过程,并以力学观点分析解释了产生这种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