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5篇 |
免费 | 454篇 |
国内免费 | 5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篇 |
大气科学 | 168篇 |
地球物理 | 742篇 |
地质学 | 1177篇 |
海洋学 | 453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145篇 |
自然地理 | 1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121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野外调查表明 ,西藏东南部的嘉黎断裂带从那曲到嘉黎由三段呈雁行排列 ,大致沿N60°W方向延伸 ,其东南段在波密附近向南转折 ,沿贡日嘎布曲向南南东过上察隅和下察隅后转为近南北向延入缅甸境内与什阶断裂相连。嘉黎断层全新世以来活动性不强 ,其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约为 4mm/a。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虽然总体上嘉黎断裂的新活动不强 ,但在局部与张性盆地相邻的地段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 ,在这些段上沿断裂发育晚第四纪地表破裂 ,横跨断层的冲沟和河流被错断 ,其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达到 15mm/a。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只局限在盆地中 ,盆地以外则截然终止 ,不复存在。从上述事实看 ,嘉黎断裂的走滑活动似乎是伴随张性活动而产生的 ,在断层几何和活动特征上类似于横切大洋中脊的转换断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本文以拉萨-冈底斯地体代表喜马拉雅造山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期的活动地体, 建立其相应的运动学-抬升模型。模型参数的取值以最终拟合由综合古地理研究确定的抬升历史作为制约条件, 同时考虑以下因素:①印度-欧亚板块汇聚的运动学特征: ②地体变形时的三维质量守恒, 包括缩短、增厚、拉伸、抬升和侵蚀: ③在均衡控制下岩石圈物质的瞬时垂向运动。模型研究涉及以下四类与抬升相关的参数:①板块汇聚速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②侧向质量转移的规模: ③地壳结构: ④地表侵蚀制式。共144个不同参数组合的模型计算结果展示了多解性的存在, 同时也证实:对于特定的板块汇聚运动学制式, 只存在一种可拟合实测抬升历史的最佳拟合模型, 隐含着汇聚板块动力学环境的唯一性。据此, 喜马拉雅-青藏地区的抬升主要受板块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制约, 是一种含义深远的复杂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86.
对黑龙江省地电阻率台网近些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对台网的两个地电阻率台观测资料进行了评估,发现林甸台地电阻率数据受各种干扰非常严重,无法提取震兆信息,而绥化台的观测数据质量较高,映震效能较好。绥化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曲线具有规则年周期变化特征,以此为依据进行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的研究,发现利用原始曲线法和归一化月速率方法,在中强地震前震区一定区域内的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会出现上升型或下降型异常变化。分析认为速率法对于提取短临异常,判断发震时间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7.
帕米尔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碰撞的两个突出支点之一,是中国大陆受板块动力作用最强烈、强震频发的地区之一,也是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之一。晚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北部向北楔入推移了约300km,形成了一陆内深俯冲带和地震带,但对这一变形过程及方式至今未能很好的限定。沿76°E附近横跨帕米尔—天山的最新GPS测量 相似文献
88.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各断层段强震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搜集整理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断裂带的断裂分段、特征地震和古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各特征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给出东边界断裂带各断层段的长度、宽度、特征地震震级、错动距离等参数.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利用弹性位错模型反演各断层段深部的年平均滑动速率;针对某些特征地震断层段,根据错动距离及复发周期,确定其位错年积累速率.比较这二种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给出所有断层段上地震位错年积累速率和地震复发周期.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位错模型逐次反演1700年以来所有M≥6.8级地震对各断层段位错积累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纳入特征地震的离逝时间中,得到了离逝时间与复发周期的比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终获取了各断层段的临震危险程度.震例研究表明,当比值为0~1时,断层较安全;当比值〉1时,断层段地震危险程度较高.2009年的结果表明:临震危险程度接近或大于1的断层段有鲜水河断裂带塔公段、安宁河断裂带北段、小江断裂带蒙姑-东川段、东川-寻甸段和宜良-澄江段,其临震危险程度分别为1.35,0.92,1.17,1.04和1.09. 相似文献
89.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深水区的沉积速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 72个站位沉积柱状样的分析数据 ,首次对南海 1 0 0m以下的深水区 6个不同部位 ,在末次冰期与全新世的堆积速率变化进行统计 .结果发现末次冰期时的堆积速率远远高于全新世 ,而南海南、北陆坡是堆积速率最高的海区 ,两者在各时期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南部陆坡在末次冰期、全新世之间陆源物质的堆积速率反差较大 ,而北部陆坡不甚明显 ,但是该处的生源沉积反差强烈 相似文献
90.
四川地区自70年代开展定点形变连续观测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并且在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之后,总结出了许多非常有用的预报方法,本研究不是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地区宣战为形变专业台的和地方台观测资料的全面清理、震例研究和预报评分,形成适用于地区的定点形变判定指标体系和规范化中短期预报方法。并且边研究边应用,努力捕捉本地区可能发生扣强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