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王建燕 《地球》2011,(1):58-61
草原火灾是破坏草地生态平衡、降低畜牧承载能力、促使草原退化,危害草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世界性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132.
马守礼 《地下水》2011,(6):213-214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承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酒泉市肃州区水资源短缺支持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肃州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简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本区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的是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为今后更好的指...  相似文献   
133.
地质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城市总体规划,是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的重要引领性规划。文章以北京市为例阐述了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城市地质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底线,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134.
近日,在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漯上路与华电铁路交叉口义务植树点,新种植的树苗整齐排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2020年冬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该市共设立了9个这样的义务植树点,有2500余人参与活动,种植白蜡、黄山栾、楸树等树种2.2万余株,种植面积360余亩。近年来,漯河市将“森林河南”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科学谋划并积极推进“森林漯河”建设,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以“绿”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厚植发展优势,让“绿”成为沙澧大地的亮丽底色。  相似文献   
135.
为了快速并有效地计算海洋平台等薄壁箱型梁结构的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薄壁梁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基于塑性极限状态分析理论,提出了薄壁梁约束扭转极限状态应力分布假设,将薄壁梁视作为一系列由主要支撑构件和扶强材支撑的板格,推导了薄壁梁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上限的计算公式.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所提假设和计算公式的精度,将所提方法应用于箱型梁模型和半潜平台的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分析,并与非线性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海洋平台等薄壁梁的扭转极限承载力上限的估算.  相似文献   
136.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阶段、应用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详细讨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情景模拟和实践应用等四个层次指出了未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7.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内涵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指向,探究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承载体——自然基础同承载对象——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之间形成的"压力-状态-响应"过程,提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是从资源环境约束上限或人口经济合理规模等关键阈值开展的超载预警,以及从自然基础条件变化或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变化态势开展的过程预警的学术思路。在探讨承载能力预警指标体系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构建陆域和海域差异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总体技术流程。采用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利用强度、环境胁迫程度、植被盖度变化作为基础指标进行地域全覆盖评价;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牧业地区、生态地区,分别选择灰霾污染程度、耕地面积增减状况、草蓄平衡指数、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态作为专项指标,确定各类专项指标的关键阈值并进行分类评价;最后进行复合,形成在鲜明主体功能定位指向下的差别化评价方法、取得具有一致性表达的评价结果,并开展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压力两方面的过程评价,以辅助反映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预警状态,为提出限制性措施建议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8.
论述混合空气轴承的承载能力计算和它的有关参数的优化。承载能力的计算涉及线性化ph方法,而优化设计则采用了惩罚函数法。  相似文献   
139.
水下生产系统跨接管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接管是水下生产系统的主要构件之一,水下地形变化易导致跨接管两端承受较大边界位移载荷,对水下生产系统的结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研究并分析了端部相对位移载荷作用下跨接管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及跨接管失效模式的特点,表明整体轴向压缩位移分量是导致跨接管结构发生极限破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内表面周向裂纹对跨接管极限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裂纹较小时,因弯管截面的椭圆化和塑性屈服,轴向压缩位移很容易使跨接管发生整体压缩失效;当裂纹较大时,因为裂纹韧带区的高应力效应,跨接管会在整体压缩失效之前达到极限状态;最终失效模式取决于裂纹的位置及大小。  相似文献   
140.
《中国勘察设计》2013,(10):35-39
国发[2013]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为加强和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