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5篇
  免费   990篇
  国内免费   914篇
测绘学   644篇
大气科学   416篇
地球物理   1916篇
地质学   1782篇
海洋学   671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320篇
自然地理   42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虚拟质点建模方式,旨在实现地球外部重力场的快速精密赋值.其基本思想在于:根据内部场源与外部场的频谱响应关系,视质点系为若干子系组成,让其中每个子系具有与外部场的相应频段分量响应的谱频特性.质点系的频谱响应性质将会大大削弱通常质点模型产生的所谓且Runge现象:泄漏与增频,从而显著提高逼近精度.文中还详细讨论了频谱响应质点模型的原理和构制方法,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和估算.  相似文献   
992.
快速射电暴于2007年首次在脉冲星巡天的历史数据中被发现,是一种在射电波段观测到的具有色散量的单个强脉冲,其特征为持续时间仅为若干毫秒,峰值流量密度可达到央斯基量级。类似于射电脉冲星的单个脉冲,但其色散显著超过同一视线方向上银河系内星际介质的预期最大值。对截止2018年6月帕克斯望远镜、绿岸望远镜、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UTMOST望远镜和ASKAP望远镜已探测到的52例快速射电暴进行了观测量统计分析,根据模型扣除银河系星际介质导致的色散量后,快速射电暴平均色散量为584.5 pc·cm-3,暗示着快速射电暴来自河外。通过最佳拟合估算红移幂律分布谱dN/dFobs=4.14±1.30×F■sky-1·day-1。根据分析结果预计,FAST望远镜使用19波束接收机后,其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在经过一年时间内能发现大约10个快速射电暴,将有效地扩大样本数量,为快速射电暴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93.
994.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潮流量的快速跟踪测量方法,其响应时间只有一个采样时间间隔。实验表明,其准确度可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地球化学》1972,(2):202-219
经典的岩石系统全分析,手续繁琐,速度慢,越来越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6.
李发聚 《地质实验室》1992,8(6):355-355
随着黄金事业的发展,要求测试或鉴定黄金成色的越来越多。本方法在无损前提下,不用大型精密仪器,可为用户快速提供可靠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首先利用传播矩阵法构造出了水平分层弹性介质在表载、体力及内部力源联合作用下的一般模型。然后利用“对应原理”将弹性问题的一般模型推广到粘弹性问题的一般模型——粘弹性分层介质传播矩阵基本方程。最后用粘弹性分层介质传播矩阵方程对一个实际地学问题做了试算,计算结果说明,用传播矩阵法处理粘弹性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8.
广东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气象应急响应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百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广东的受灾程度属80年一遇,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分析发现:灾害过程在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北脊南槽"和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的形势下,冷暖气流在我国南方地区频繁交汇,使对流层中低层形成逆温层和局地经向环流产生异常,造成了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面对灾害引发的公共事件,广东省气象部门打破常规、准确预警,启动预案,通过媒体和"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传播权威的公共预警信息,为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减少灾害起到积极作用.灾后反思发现,山区冰灾的监测、灾害的评估、公共信息发布等的能力和规范均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99.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潜力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黄土高原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草),植被覆盖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现状和恢复潜力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99-2013年SPOT VEG NDVI数据,采用线性回归、Hurst指数分析法、统计学方法以及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状况和潜力进行了探讨。结论主要为:① 1999年退耕还林(草)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呈显著上升趋势,黄土高原三分之二地区的植被将会持续改善;② 植被响应曲线分析表明,黄土区植被覆盖度和干旱指数呈显著的指数关系,且缓坡相关性大于陡坡。土石山区植被响应函数为线性函数,相关系数下降;③ 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平均植被恢复潜力为69.75%。植被恢复潜力值东南高而西北低,黄土高原东南地区植被恢复状况较好,其植被恢复潜力指数较小,而植被恢复潜力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北方风沙区及西部丘陵沟壑区;④ 不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恢复速度差别显著,其中降水量在375~575 mm之间的地区,植被恢复最快。植被恢复措施应该“因水制宜”,避免因造林带来的土壤干化加剧。研究结果以期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