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3篇
  免费   1569篇
  国内免费   1753篇
测绘学   1012篇
大气科学   3047篇
地球物理   1168篇
地质学   3780篇
海洋学   1201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678篇
自然地理   195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4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首先总结和分析了气象站观测的2012年1月北京地区主要天气过程和月平均物理量分布特征,然后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通过个例模拟平均和平均场模拟两种方法分别模拟了1月北京新、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下月平均2 m温度、2 m比湿和10 m风速;将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验证之后,对比分析了两种模拟方法反映城市发展对冬季月平均气象要素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模拟方法均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对城区月平均2 m温度、比湿的模拟命中率在70%以上,10 m风速超过60%,且二者对研究区月平均物理量的模拟在空间分布特征和日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平均场对2 m气温的模拟效果好于对湿度和风速的模拟;城市下垫面发展对北京地区冬季月平均气象条件影响显著,两种方法在模拟城市发展对月平均气象条件影响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个例模拟平均方法能得到极端影响状况,平均场模拟方法局限性在于无法得到极端影响状况和降水模拟。  相似文献   
992.
田付友  郑永光  毛冬艳  谌芸  钟水新 《气象》2014,40(7):787-795
我国暖季小时降水的气候概率分布特征分析是开展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使用1991—2009年5月1日至9月30日的小时降水资料,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用于描述518个观测站点降水分布的Γ函数的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β进行了估算,对极端α和β分布情况下大于0.1 mm的暖季小时降水的概率密度分布状况及其累积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多个站点基于Γ函数的超过给定阈值的降水累积概率的分布。结果表明:α和β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975,其分布与我国的地势分布有很大的关系。Γ分布可以很好地描述小时降水的分布状况,模拟得到的结果具有更好的连续性,揭示了实况降水中不能观测到的极端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华南沿海和海南西北部为最容易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区域,在有降水的情况下,其小时雨量超过10、20和30 mm的累积概率分别达到了8.0%、2.0%和0.7%,另一个常出现极端降水的区域为鲁苏皖交界处,这是强对流预报中值得注意的区域;95%累积概率密度对应的小时降水阈值分布显示,自西北向东南,极端小时降水的阈值不断增大;α与站点海拔高度之间具有很好的指数相关性,其相关系数达到了0.709,表明地形对我国暖季小时降水量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新书架     
《气象》2014,(3):388
正《金融危机前主要经济体温室气体减排路径研究》殷培红等著该书从排放总量、人均排放和排放强度三个方面概述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别差异和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格局的变化,分析了人均排放国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从欧盟国家、伞形集团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等三个利益集团中选择了17个典型国家,用大量的数据介绍了这些国家20年来  相似文献   
994.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是衡量某地区宜居与否的重要标准。本文利用1988—2018年气象资料及气候舒适度模型,揭示了东北三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居环境气候在6—8月较为舒适,11月—次年2月舒适度最低;夏半年舒适度空间差异大于冬半年。1988—2002年和2003—2018年两阶段舒适度总体向好,存在两个低值中心。舒适度季节变化上,春、夏、秋季整体呈增长态势,冬季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可分为5类,特征分别为暖湿舒适、暖干且较舒适、冷舒适、干燥且较不舒适、干燥且不舒适。(2)气温和风速分别为夏、冬半年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与空气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与植被覆盖情况的关系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5.
四川江油枫顺乡大院子Ⅰ号滑坡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油市是受“5·12”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枫顺乡大院子I号滑坡形成于地震期间,滑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导致,有内因也有外因,通过研究分析岩土C、Ф值敏感性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从而更好地正确认识滑坡形成机制,为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张芳  韦玉婷  罗敏 《地下水》2014,(5):23-25
工程开挖及建成后对含水层结构的改造,无疑会对开挖区周围地下水造成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预测某水利工程尾水渠开挖及建成后周围地下水水位的变化。预测结果,大开挖后周边地下水位将快速降低,且不同地段水位降幅不同,右岸阶地内水位降低约0.26~7.26 m,工程建成后,阶地内水位将逐渐恢复,但相比施工前水位仍降低0.09~0.38 m。分析水文地质结构,合理概化,建立数值模型,对于分析工程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是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陈晓利 《地下水》2014,(5):161-162
水利工程从设计到实施过程中,造价上涨显现普遍存在。工程设计的变化、施工材料和设备价格和变化、地质条件和定额费用标准的变化是引起水利工程造价的上涨的主要因素。以西安市辋川河引水李家河水库工程为例,通过对其造价上涨的分析,提出要严格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做好地质勘察数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进设计咨询及设计监理;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98.
彭楼灌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西南部,为引黄灌溉灌区。2002年彭楼灌区复灌以来,有效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为研究彭楼灌区引黄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法,具体分析地下水位变差与引黄水量、干旱指数的回归关系,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实例分析检验,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作为进行彭楼灌区地下水位预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宋启龙  王会敏 《地下水》2014,(4):118-120
针对非卫生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问题,以某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 WHI UnSat Suite软件 HELP模块计算不同填埋条件下渗滤液渗漏量。利用GMS模拟了该垃圾场中心抽水条件下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简单地表防渗条件下,渗滤液渗漏量为现状条件下的50%,增铺 HDPE土工膜后,渗漏量可减少99%。卫生填埋渗滤液仅为现状条件下的3.6×10-3倍。当抽水量为2000 m3/d时,Cl-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由84 mg/L降至80.1 mg/L。  相似文献   
1000.
宝坻水源地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地,承担着向天津石化公司供水的任务。除氟化物含量偏高外,该水源地水质优良,是较理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水源地。根据近年来水源地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利用多年系列监测资料分析水源地水质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天津石化公司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